诗词大全

《和许秘校同游两天竺》

柳浦重城忝建旟,旧吴星分斗牛墟。
鹫峰遗迹奇难状,大士灵光应不虚。
游伴偶陪宾结驷,肴蔬深愧食无鱼。
高谈终日穷幽赏,俗虑尘襟顿释除。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和许秘校同游两天竺》是苏颂创作的宋代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苏颂与许秘校共同游览两天竺的情景。

诗意:
这首诗以游览两天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赞叹和喜爱。作者通过描述柳浦重城、吴星斗牛墟等地标,展示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历史的痕迹。他赞叹大自然的奇妙和佛教圣地的灵光,表达了对伴侣的感激和对俗世烦忧的抛却,专注于探索幽静景致和品味高雅艺术。

赏析:
这首诗以苏颂的游览经历为基础,将景物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文化遗迹的赞叹之情。首先,作者描绘了柳浦重城和吴星斗牛墟,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勾勒出壮丽的山水景观和历史的痕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作者提到了鹫峰的遗迹,表达了对这座山的神秘和难以捉摸的特点的赞叹。作者还提到了大士的灵光,强调了佛教文化的庄严和神圣。此外,作者还表达了对游伴的感激之情,表示愧于没有鱼肴款待客人,表现出主人热情好客的一面。最后,作者强调了游览过程中的深入交流和共同欣赏的重要性,将喧嚣尘世的烦恼一扫而空,专注于追求幽静和高雅的艺术享受。

整首诗以其自然流畅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苏颂对自然、历史和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通过将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诗人传递了一种超越日常纷扰的宁静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热情,以及对清净和高雅生活的向往。

  • 《临安钱武肃庙》

    吴越归旗纛,风云助鼓鼙。锦蒙山树遍,弩射海潮低。龙凤城葱郁,牛羊墓惨恓。古祠存故里,秋草庑东西。

  • 《村居 其一》

    辟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新诗随外得,不用别求题。

  • 《临江仙(立春寄季顺妹)》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

  • 《送黄叔源之甘肃州尹》

    江风飘飘杨柳青,江烟漠漠花冥冥。春光潋滟动笙乐,泼酷弄影蒲萄倾。客路迢迢平不颇,应有儿童迎五马。文章太守今几人?风流未有如今者。中原地古风俗淳,君侯抚牧仁化新。黄堂无讼白日静,甘棠有阴芳草春。君侯考绩□未改,虎竹铜符转光彩。功成早向江南来,江南有人遥相待。

  • 《有感十首》

    宫院深深今是非,可无三户报秦期。直应更作包胥泣,未抵含冤屈宋词。

  • 《发浙江》

    岛屿遍含烟,烟中济大川。山城犹转漏,沙浦已摇船。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此时空阔思,翻想涉穷边。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