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
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是李弥逊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厚颜衰暑未甘衰,
秋事于人却有期。
怯雨垂蕉全披靡,
受风疏苇强扶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悟。作者坚持认为,尽管盛夏已经过去,但炎热的天气仍未减弱。然而,秋天的到来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有了期待。诗词描绘了雨水洒落在垂垂老去的芭蕉上,使其凋谢不堪,而风吹拂时,脆弱的芦苇也能够勉强支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作者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映衬自己的情感,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相结合。在这首诗词中,厚颜、衰暑、秋事、怯雨、垂蕉、披靡、受风、疏苇等词语都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词开篇以"厚颜衰暑未甘衰"来形容作者对炎热天气的感受,显示出作者对夏天的不满和期待秋天的心情。接着,"秋事于人却有期"表明尽管夏天还未过去,但人们内心已经开始期待秋天的来临,秋天即将带来新的变化和希望。

诗词的后两句通过描绘雨水滋润下的芭蕉和风吹拂下的芦苇,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适应能力。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表达了即使在衰老和脆弱的状态下,仍有一份顽强的生命力。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芭蕉和芦苇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喜怒哀乐。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秋天的期待、对逆境中生命力的讴歌,以及对人生的深邃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秋天的思绪和对生命的理解,引发读者对于变化、坚持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 《踏云行》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浮名浮利浮云朵。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玉户频开,金关紧锁。灵珠里面持经课。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 《和乐天柘枝》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 《送逊监淮西酒并示诸任二首》

    畴昔南迁海上雷,艰难唯与汝同来。再从龙尉茅丛底,旋卜云桥荔子堆。相与闭门寻旧学,谁言复出理官醅。乘田委吏先师事,莫学陶翁到即回。

  • 《偈颂一百零二首》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 《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 《高宗皇帝挽词》

    仓猝扶宗社,艰危启圣神。英雄归驾御,狂狡愿和亲。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倦勤三纪外,头白尽遗民。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