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筇竹度年华,自爱藤阴夹雨涯。
野叟笑予衣落魄,牧童见客手交叉。
染成众缘桑初椹,落尽千红楝始花。
步至桥西水穷处,却随黄犊还吾家。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意行韵》是宋代丘葵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
译文:
一枝筇竹度年华,
自爱藤阴夹雨涯。
野叟笑予衣落魄,
牧童见客手交叉。
染成众缘桑初椹,
落尽千红楝始花。
步至桥西水穷处,
却随黄犊还吾家。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为背景,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人情和归家的情感表达。在竹林中,一位野叟看到作者穿着破旧,笑着评论。而牧童则与来访的客人交谈,双手交叉。诗中出现了染桑、落花等自然的变化,诗人将这些景象与自己的归家之路联系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归家的思考和感悟。竹林、雨涯、桑椹、落花等自然元素,烘托出一种静谧、寂寥的氛围。野叟和牧童的形象则象征着尘世间的凡人,他们的微笑和手交叉的动作,暗示了人间繁华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染桑初椹、落花始花的描写,表明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最后,诗人走到了桥西水穷处,却选择了回归家园,与黄犊一同归家,流露出对归宿和家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融入了对人生和归家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独特感悟。通过对诗词的赏析,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情世故的思考,以及对归属和家园的渴望。
咦,好辨心,以此三法为三昧,无量无边世不会。我今修供佛众生,万圣千贤悉同共。摩诃般若味真如,十波罗蜜同受用。大家著力要精专,一粒微尘不许动。为报龙天并八部,莫入厨中乾打閧,监斋使者在眼前,守护普庵无罅缝。针劄不入起馨香,十八元来佛不共。
十年流宦海,飘泊一舟轻。敝屣世间事,浮云身后名。学几为俗误,诗欲斗僧清。尘土非吾志,妻孥强使令。
芹溪处士古人风,宝剑尘埋未化龙。旧隐至今名不朽,扁题元出紫阳翁。
旷浦澄天湿晓烟,智人乐钓稳沙前。蓑轻雨霁云收谷,钓掷纶枢水映船。举棹欲归江月上,挂帆已近暮霞边。汀芦处处飞萤火,照彻渔村饮不眠。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馀馥。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先生坐坛上,持钺令余子。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乐哉邦无事,那待猛政理。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岩树阅几客,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