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谐谑去相携,且乏舆梁济涉溪。
之子惠然须痛饮,醉眠应梦镇帏犀。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和余汝霖雪七绝》
诗意:这首七绝诗是宋代胡寅所作,它描述了一种清净、宁静的雪夜景象。诗人表达了与余汝霖一同欣赏雪景的愿望,虽然没有奇特的嬉笑和轻松的相互娱乐,也没有车舆和桥梁来助涉溪。然而,胡寅依然愿意与汝霖一同品味这美景,享受痛饮,醉卧而应梦见珍贵的帏幔上的犀牛图案。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冬夜雪景下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雪夜为背景,以与余汝霖共赏雪景为主题,表达了自己与他人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的愿望。诗中的"谐谑去相携","舆梁济涉溪"等意象,描绘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然而,诗人意识到现实的限制,即便缺少轻松嬉笑的互动,也没有交通工具来助涉溪,但他仍然愿意与汝霖共享这美景之下的痛饮与醉眠。最后两句描绘了在醉梦中出现的珍贵帏幔上的犀牛图案,寓意着一种珍贵和稀有的美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没有嬉笑和轻松的相互交流,也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诗人仍然希望与朋友一同欣赏自然,分享美好时刻。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冬夜雪景下的宁静和友情的真挚,通过对自然和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见说灵泉好,潺湲兴莫穷。谁当秋霁后,独听月明中。溅石苔花润,随流木叶红。何当化霖雨,济物显殊功。
六尺枯藤了此生,青春作伴日同行。墙头花吐旧枝出,原上人侵落照耕。芳草似袍连径合,乱山如画带溪平。杜鹃知我归心急,啼了千声更万声。
乌蟾俱沈光,昼夜恨暗度。何当乘云螭,面见上帝诉。臣言阴云欺,诏用利剑付。回车诛群奸,自散万籁怒。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南方有尊者,卓锡恋林丘。演法三千界,多闻第一流。炉烟熏定几,笋脯供斋瓯。社约惭成负,霜莲落几秋。
湖海余生在,桑榆暮景闲。只堪娱老圃,焉用访名山。邻屋晓舂急,客床乡梦还。江天啼鴃处,残月几回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