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瓜畴接芋区,门前寥落翳庵莒。
愚痴不顾妻儿笑,依旧灯窗夜读书。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张叔靖三绝》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位愚痴而执着的读书人的生活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屋后瓜畴接芋区,
门前寥落翳庵莒。
愚痴不顾妻儿笑,
依旧灯窗夜读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质朴的画面。诗人描述了屋后延伸的瓜地与芋地相连,门前的庵院寂静荒凉。这里的环境清幽,与都市的喧嚣和繁忙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愚痴的读书人,他不顾妻儿的嘲笑,依然坚持在夜晚的灯光下读书。这表明他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并且对外界的干扰和嘲笑保持着冷静和坚韧的态度。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珍视,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诗人通过对读书人的描写,映射出自己内心的追求和态度。尽管周围环境荒凉,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着知识和智慧。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了一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它呈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对困境的坚持和对内心追求的执着。读者在赏识这首诗词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在困难面前坚守信念的勇气。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
春风亭上问秋风。
开裳坐岩石,静僻胜尘区。禽落闲庭果,荷侵湿岸蒲。高情天外远,暑气竹间无。浅井瓦瓶汲,低床桃簟铺。江声空槛树,烧影照巢乌。困睡抛书册,悲吟缺玉壶。浮生如梦幻,世事任凫卢。但得过从乐,无嫌此地迂。
平昔殷勤向物华,谁知憔悴客天涯。双桃栽罢还惆怅,忆得淮阳旧种花。
遥观一郡色,尽得二江声。
绝响矣。余悼之玉笥山,所谓长歌之哀,过于痛哭。断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里。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梦语秋声碎。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都是。凄凉意。怅玉笥埋云,锦袍归水。形容憔悴。料应也、孤吟山鬼。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