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白发愧花林,望绝华筵继书阴。
病与物疏销火性,贫知分薄更灰心。
春收红紫如辞客,风入松篁得伴吟。
莫恨蔬盘欠何肉,文园病渴只因琴。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周秀实用前韵》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愧花林,我年事已高,看到白发,感到惭愧,如同在花林中显得不配。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年老之感,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年少时光的怀念之情。
望绝华筵继书阴,远望华丽的筵席,接着眼光转向书斋的阴暗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富贵和名利的冷漠,对于富丽堂皇的场景不感兴趣,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宜人的读书环境。
病与物疏销火性,身体虚弱使得对物质的追求逐渐淡漠,内心更倾向于消除欲望之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追求的冷淡态度,把健康和内心的宁静看作更重要的事物。
贫知分薄更灰心,贫穷使得我对于生活的期望更加渺茫,心灰意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和苦闷,对于现实的困境感到沮丧。
春收红紫如辞客,春天的丰收如同辞行的客人,红色和紫色的丰收之景离去。这句诗通过描绘春天丰收的景象,将春天的离别比作客人告别,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流逝时光的感叹。
风入松篁得伴吟,风吹入松林和竹林,成为我吟唱的伴侣。这句诗通过描绘风吹拂松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宁静的心境。
莫恨蔬盘欠何肉,文人的饭菜缺少肉类,不要因此而怨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豁达态度,认为物质的匮乏不应成为嫉妒和怨恨的源泉。
文园病渴只因琴,文人的园林之所以干燥,只因为少了音乐的陪伴。这句诗通过描绘文人园林干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于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思考。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贫穷、物质追求等现实困境的感叹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中融入了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对细腻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描绘,展示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我行三千里,何物与我亲。念此尺素屏,曾不离我身。旷野多黄沙,当午白日昏。风力若牛弩,飞砂还射人。暮投山椒馆,休此车马勤。开屏置床头,辗转夜向晨。卧听穹庐外,北风驱雪云。勿愁明日雪,且拥狐貂温。君命固有严,羇旅诚苦辛。但苟一夕安,其余非所云。
良晨喜利涉,解缆入淮浔。寒流泛鹢首,霜吹响哀吟。潜鳞波里跃,水鸟浪前沉。邗沟非复远,怅望悦宸襟。
渴人常梦饮,饥人常梦餐。中宵羁旅梦,两臂生羽翰。腾身入紫青,吹面天风寒。惊觉凛毛发,感我涕汍澜。
冉冉东风春乍回,睿思宣入禁中来。忽参鼻观清香彻,殊喜一庭都是梅。
旧山长系念,终日卧边亭。道路知已远,梦魂空再经。秋泉凉好引,乳鹤静宜听。独上高楼望,蓬身且未宁。
蘖山养子忒婆心,斫了摩挲不惮勤。悖逆儿郎浑不雇,钁头制得气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