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厩新颁玉鼻騂,故人共敝亦常情。
相如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苏轼与好友周正孺共同坠马受伤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厩新颁玉鼻騂,
故人共敝亦常情。
相如虽老犹能赋,
换马还应继二生。
诗意和赏析:
天厩新颁玉鼻騂,
故人共敝亦常情。
相如虽老犹能赋,
换马还应继二生。
苏轼在诗中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自己和好友周正孺共同坠马受伤的情景。首先,苏轼提到了天厩新颁发的一匹名叫"玉鼻騂"的马。这表明苏轼和周正孺可能是因为骑马而受伤。"玉鼻騂"是一种品质极佳的马匹,显示出苏轼和周正孺对马匹的热爱和追求。
接下来,苏轼表达了对好友周正孺受伤的关切和同情。他说"故人共敝亦常情",意思是即使是亲密的朋友一起受伤也是常有的情况。这句话表达了友情和情谊的深厚,即使在坠马受伤的困境中,他们依然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
然后,苏轼提到了古代文人相如。相如是汉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以其才华横溢的赋诗技巧而闻名。苏轼用"相如虽老犹能赋"来表达对相如才华的赞赏,意味着即使相如已经年老,但他仍然能够继续创作出优秀的诗篇。
最后,苏轼以"换马还应继二生"作为结尾。这句话意味着即使苏轼和周正孺受伤,他们仍然会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创作。"换马"可以理解为重新选择马匹,也可以象征着重新振作和继续前行。"继二生"指的是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继续追求艺术的生命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苏轼和好友周正孺共同受伤的情景,表达了友情和情谊的坚固,以及对创作和追求的执着。尽管受伤,他们仍然鼓励彼此坚持下去,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创作,展现了诗人对坚韧精神和创作热情的赞美。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行人听水别,隔陇长东西。
车马东城咱,芬芳数里尘。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星江彼此系行舟,我向南州君北州。彭泽初归元亮醉,沙场远使子卿愁。人生离合花间蝶,世事浮沉柳外鸥。明日沾襟各分手,相思何处倚高楼。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一從得玉旨,勒马幽燕起。河北与河南,一万五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