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
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青春已破六十日,
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
风雨何事相淹留。
南园彩棚映绿树,
西湖画舫临清流。
几时云阴得敛霁,
愿把一樽相献酬。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雨中游玩的心境和情感。下面是对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诗词开篇写到作者已经过了六十岁的年纪,但仍然保持着青春的心态。这里的"青春已破六十日"表达了作者依然有活力和激情,不因年龄而消沉。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与朋友一同携带歌管共同游玩的情景。这里的"共携歌管游"暗示了作者与友人一起共享美好时光,表达了友谊和快乐的主题。
第三、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莺花盛开,引来了莺鸟的歌唱。莺花有意欲恼乱,指的是莺花被雨水打湿,感到不满,欲要恼怒地乱舞。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
接下来的两句"风雨何事相淹留"揭示了诗人在雨中的困扰。他不明白为什么风雨会阻挡他的行程,让他停滞不前。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于人生中不可预测的困难和阻碍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南园彩棚映绿树和西湖画舫临清流的景色。南园彩棚和绿树交相辉映,西湖的画舫停在清澈的水流旁边。这里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景,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天气能够放晴,愿意将一樽酒作为献礼。"几时云阴得敛霁"表达了作者对于阴云散去、天气放晴的期盼。"愿把一樽相献酬"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愿意以酒作为表达感谢的方式。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向往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美好时光和自然美的珍视和赞美。
自酌椒浆酹紫渊,步虚声彻羽衣翩。坛心月冷刑鹅俎,雨脚风摇浴狶天。百里饱看红{左禾右罢}稏,一杯轻愧黑蜿蜒。韦编漫记经纶事,老对云雷却惘然。
布帆何处定逢春,身是归人又送君。明日隔城回首望,冷花寒叶满秋云。
举楫同千里,系舟时一言。共嗟蓬作屋,愿就席为门。行役身先困,征商思益昏。仅同登垄断,何止服车辕。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间。敢言天下事,到手又何难。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雾。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抚中良自慨,弱龄
太室横山蔽千里,相思空复上高台。瓮头白酒行当熟,离下黄花稍复开。陶令不无同醉兴,孟君况有解嘲才。欲愚西北高风势,飞度轘辕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