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邹宣教》

未须绝迹便餐霞,且饮当朝谏议茶。
法水有缘随远浪,污泥无计染莲花。
千篇信笔初无语,万里浮螺触处家。
已悟色空元不两,夔蚿何用更怜蛇。

作者介绍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明正德罗珊刻《栟榈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刻本(十二卷、附录一卷,残存卷一至七以及附录,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刻本(简称道光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一《栟榈诗集》(简称诗集),并酌校清曹琰抄本(简称曹抄,藏北京图书馆)等。底本文字漫漶处,则径据万历本补足。

作品评述

《和邹宣教》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未须绝迹便餐霞,
且饮当朝谏议茶。
法水有缘随远浪,
污泥无计染莲花。

千篇信笔初无语,
万里浮螺触处家。
已悟色空元不两,
夔蚿何用更怜蛇。

译文:
不必完全消失便能享用天上的霞光,
且饮着当朝谏议官的茶。
正法之水因缘随远方的波浪流淌,
污泥无法染污莲花的纯洁。

千篇文章,信手拈来,初时无言,
万里漂泊,在任何地方都有一个家。
已经领悟到色彩和空无两样,
为什么还要怜悯变幻无常的蛇。

诗意与赏析:
《和邹宣教》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邓肃对于世俗纷扰和变幻无常的境界的思考与领悟。

诗的开篇,以“未须绝迹便餐霞”来描述诗人对于追求高尚境界的态度。他并不认为需要完全超脱尘世才能够享受高尚的事物,而是在现实中寻求美好与升华。这种态度深化到“且饮当朝谏议茶”,诗人欣赏当下官僚体制中的精英们,他们有机会品味高贵的茶汤,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法水有缘随远浪,污泥无计染莲花”,通过对比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法水代表正法之水,有缘分才能够随着远方的波浪流淌,而污泥却无法染污莲花的纯洁。这种对于正法和纯洁的追求,显示出诗人对于社会道德和人性的关注,希望能够摆脱染污之物。

接下来的两句“千篇信笔初无语,万里浮螺触处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文创作的自信与归属感。千篇信笔表示诗人的才华横溢,信手拈来,而万里浮螺则是指诗人处处有家,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归宿。这种对于自身才华与归属感的坚定,使得诗人在创作中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最后两句“已悟色空元不两,夔蚿何用更怜蛇”,诗人已经领悟到色彩与空无并无二致,对于变幻无常的世界不再存有迷恋之情。夔蚿指的是神话中的两种神怪,诗人通过对比,认为蛇与其他变幻的生物并无差异,无需特别怜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高尚境界、摆脱浊世纷扰以及对纯洁和正法的追求的思考。诗人展示了自信与归属感,并最终领悟到世界的变幻无常,不再为之困扰。这首诗词既具有思辨性的深刻意味,又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给人以启示和思索。

  •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收拾乾坤付一壶,世间无物直锱铢。醉乡旧业抛来久,更欲因君稍问涂。

  • 《萧何》

    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 《和知府王给事官舍北轩新竹》

    子猷雅爱此君深,清白传家直至今。有似致身怜劲节,更应待物并虚心。闲来点笔书新粉,醉后移床傍细阴。分到渭川青玉种,严公宅里许同吟。

  • 《西湖三首》

    晓镜初开淑景明,使君风味一般清。舟从菡萏林中过,人在鲸鲵背上行。妙舞屡翻红药燕,清词时啭紫薇莺。赓歌久矣虚前席,肯向樽前恋麴生。

  • 《奉和御製读隋书》

    子盖怀英断,南荒久驻留。清通承眷奖,恭须望巡游。异宠荣乡党,丹诚破寇仇。边民思旧爱,刻石在西州。

  • 《和宿鹿儿馆》

    边城射猎取麑麛,夭麌仁心所不为。鸣角秋山少閒日,标名邮馆客慵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