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风骚迫,文兼史汉长。
半山非不尔,僻学汴梁亡。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后秋思五言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五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念和感慨。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已过,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首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和风雅的追求,以及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作者认为诗歌应该具有风骚的气质,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上兼顾史传和汉赋的长处。
诗中提到的"半山"意指作者身处半山腰的地方,这里并非没有你的存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某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作者希望某人能够与他一同欣赏秋天的美景。
最后两句"僻学汴梁亡"是对历史的一种思考。"僻学"指的是较为偏僻的学问或学术,而"汴梁"则是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亡"则指亡于外敌。这两句话意味着作者对北宋文化的沉寂和衰落感到惋惜,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忧虑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文化的思考。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诗歌和风雅的追求,并借此抒发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念和忧虑。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思想内涵,使人沉浸其中,引发共鸣。
兀兀梅窗坐已顽,自怜失脚落人间。洞霄宫里星辰近,天柱峰前日月闲。野鹤听琴飞雪舞,湫龙喜客为澜翻。此中不昼生云雨,珍重坡仙一扁颜。
宿莽湘累怨,幽兰楚俗谣。紫屏空自老,翠被岂能招。欲就苍梧诉,愁迷澧浦遥。哀猿羌昼晦,悲鴃众芳凋。红壁丹砂板,琼钩翡翠翘。如何搴香灶,江上独无憀。
朴樕已非材,肮脏遽成翁。生无适时具,何向不涂穷。赖结文字缘,人士饱过从。三年尉山邑,趣操有同风。博古得二臧,秀发仍两钟。蒋侯厚本学,落笔语更工。我卜当涂居,薪米耐阙供。从渠得琢磨,遗汝不己丰。士生在知道,寡陋难言功。会理贵博观,受物由虚中。潢污不扬漪,大江
一身膏脂略瘦尽,万卷简编如隔生。只欲移家若耶去,乱云深处听滩声。
黑云扑下一天雪,开帘正见花飘飖。渌樽覆案不能饮,缅怀白发同心交。拈毫竄纸聊自戏,不觉大语惊连鳌。呼儿謄本寄之去,岂敢有意夸雄豪。谚称抛砖引鸣玉,遂蒙老手来相嘲。且言本出将家子,惯看飞云连沙起。常骑快马臂苍鹰,走屠赤豹裂青兕。燕山崛岉郁天起,玉关石壁俱天垒。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