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后堂木芙蓉》

红葩翠竹与齐肩,为问霜枝已几年。
一色碧天红烂熳,卧看疑在鉴湖舡。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后堂木芙蓉》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后堂的景色,以花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红葩翠竹与齐肩,为问霜枝已几年。
一色碧天红烂熳,卧看疑在鉴湖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展示了后堂的景色。红葩和翠竹高度相近,诗人问这些霜染枝条已经存在了多少年。这种描写方式传达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力和顽强,与后堂中的景象相互映衬。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整个景象的美丽。诗中提到的一色碧天,意味着天空的颜色如碧玉般明亮、湛蓝,与后堂中绽放的红花相得益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烂熳的景象给人以热烈、绚丽的感觉,表达了花木的繁茂和生机勃勃。

最后一句诗以卧观的姿态,表示诗人对这样美景的静静欣赏。他观看这景色,仿佛置身于湖船之上,感受到了湖水的静谧与宁静。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梦幻般的美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沉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美的印象,展示了诗人对花木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绘后堂的景色,诗人在细腻的笔触中传递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索,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宝贵。

  • 《小溪至新田四首》

    人烟懡罹不成村,溪水微茫劣半分。流到前滩忙似箭,不容雨点稍成纹。

  • 《初于洛中选》

    尘土日易没,驱驰力无馀。青云不我与,白首方选书。宦途事非远,拙者取自疏。终然恋皇邑,誓以结吾庐。帝城富高门,京路绕胜居。碧水走龙蛇,蜿蜒绕庭除。寻常异方客,过此亦踟蹰。

  • 《水调歌头(题岳麓法华台)》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青鞋黄帽,忄欠与名士共跻攀。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长啸望天末,余响下云端。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渺渺洞庭宽。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 《故赠太师丞相文恭陈公挽词二首》

    凛凛循良吏,休休一介臣。投艰推宇量,御侮赖精神。给侍恩虽渥,怀归志莫伸。平泉开甲第,花木未经春。

  • 《游超化寺》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河源几万里,天派垂昆仑。支流播九逆,砥柱疏三门。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乐彼洧水源,近且具茨根。寒泉发清池,藻监挠不浑。引为琉璃陂,碧波媚苹蘩。逶迤入王城,顺下德可温。全此上善性,利用岂无恩。下有万艘济,旁列千夫屯。持此安且静,用监

  •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

    寄迹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馈。罗列满吾前,礼数颇周致。四隣来聚观,若有流涎意。呼童急开樽,四隣同一醉。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