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重看旧写真。
暮去朝来颜色改,四时天气总愁人。
东风漫漫吹桃李,尽日独行春色里。
自经丧乱少睡眠,莺飞燕语长悄然。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死生难有却回身,
不忍重看旧写真。
暮去朝来颜色改,
四时天气总愁人。
东风漫漫吹桃李,
尽日独行春色里。
自经丧乱少睡眠,
莺飞燕语长悄然。
中文译文:
生死难以预知结果,却不忍再看旧时的照片。
日落西山,天色逐渐变暗,四季的气候总是让人忧愁。
东风轻柔地吹拂着桃花和李花,
整日独自行走在春天的景色中。
经历了战乱和失去亲人的痛苦,我的睡眠变得很少,
黄莺飞舞,燕子低语,一切都变得安静无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忧愁和无奈。作者通过描绘不同的景象和情境,表达了自己对生死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先,作者提到了不忍再看旧时的照片,这可能是因为照片中的人物已经去世,回忆起来令人伤感。这暗示了生死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性,让人不禁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接着,作者描述了日出日落的变化,以及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使人感到忧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人们常常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感到忧虑和不安。
然后,作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东风吹拂着桃花和李花,给人一种温暖、美好的感觉。然而,作者却独自行走在这春天的景色中,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经历了丧乱和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到孤独和无助。
最后,作者描述了黄莺飞舞和燕子低语的场景,这一切都变得安静无声。这里的黄莺和燕子可能象征着生命和欢乐,而它们的安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沉重,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欢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象和情境,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忧愁和对生死、时间流逝的思考。它提醒人们珍惜生命,感悟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人与时间的关系。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失去和痛苦的回忆,以及对安静和平静的向往。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刹那灭却阿鼻业,阎罗共我休分别。洋铜铁汁即醍醐,火轮便是禅心月。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眼暗头童负圣时,齿牙欲脱更堪悲。暮年渐解人间事,蒸食哀梨亦自奇。
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属国,耻随李卫老戎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