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俭让唐虞道,恣意贪求桀跖徒。
闲坐思量茆屋下,夜深秋月照平湖。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湖西杂感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留心俭让唐虞道,
恣意贪求桀跖徒。
闲坐思量茆屋下,
夜深秋月照平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对比唐虞时期的俭让道德和桀跖时期的贪婪无道,表达了对于道德价值观的思考和对贪欲行为的批判。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静坐茅屋之中的情景,夜晚湖面上的秋月照耀着,给人一种宁静和思索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通过唐虞和桀跖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象征人物,展示了作者对于道德和贪欲之间的对立。唐虞时期的俭让道德代表了高尚的品质和公共利益的追求,而桀跖时期的贪婪无道则象征了人性中的弱点和对私利的追求。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呼吁人们应当引以为戒,追求唐虞时期的道德标准,而不是沉溺于桀跖的错误行为。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在茅屋中静坐思索的情景。夜深人静,秋月照耀着平静的湖面,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觉。这种景象与前半部分对于道德的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茅屋和湖水的平静象征了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的空间。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宁静和思考的愿望,呼吁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的时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贪欲之间的思考和态度,并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思考的时刻。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第一岩前景若何,江流潋滟漾晴罗。游仙道士无萦击,也共白云栖一窝。
久傍严公趋玉帐,近蒙贺监解金龟。一壶分助登高饮,客宦长安共此时。
树影踏不醉,花香嗅却无。
罨画春树碧,逢迎系行舟。酒尽可以起,更作须臾留。我方鹤投笼,君已鹰脱鞲。相期在岁晏,赠之珊瑚钩。
闭户跏趺意已清,炉香烧尽一灯明。空庭叶落知多少,一任西风百种声。
欲明天色白漫漫,打叶穿帘雪未干。薄落阶前人踏尽,差池树里鸟衔残。旋销迎暖沾墙少,斜舞遮春到地难。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