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画髑髅颂》

即此形骸,便是其人。
一灵皮袋,皮袋一灵。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画髑髅颂》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观。

诗意:
《画髑髅颂》通过描绘一个髑髅(头骨)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髑髅是一个无生命的物体,但它又是有灵性的,因为它是一个容纳精神的皮袋。诗意呼应着人的身体是肉体和精神的结合体,而真正的本质在于灵魂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通过对髑髅的描绘,提醒人们思考生命的本质。诗人以简洁的词语表达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的精神和灵魂。髑髅作为一个充满哲理的象征,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这首诗词的意境简练而深远,通过对物象的凝练描写,将人生的哲理表达得深入浅出。作者以简单的语言,点出了人类的本质,不仅引发人们的思考,也启示人们珍惜和追求内在的精神境界。

总之,《画髑髅颂》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一种象征性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索。这首诗词通过对髑髅的描绘,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灵魂和精神的追求,而非被外在的形象所迷惑。这种深入人心的诗意,使得《画髑髅颂》成为一首发人深省的佳作。

  • 《次韵萧饶州见寄》

    至人本天游,上古惟野处。如何种菊者,亦胜封千户。万锺且唾去,况复问阿堵。先生东陵侯,成败久目睹。几程上金台,一节绾铜虎。肯从赤松游,餐芝擘麟脯。温故穷丹铅,投閒弃圭组。自是横江鲸,终然辞网罟。独醒笑众醉,此举冠千古。二疏三高后,欲数指难偻。毋烦北山移,猿鹤

  • 《北固亭东望寄默师》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

    笔开九筵,维古之倣。皇皇大神,来顾来享。庶们交修,百辟时相。微诚自中,交际天壤。

  •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羽未禽时胆屡寒,羽禽不得一朝闲。卯金四百年天下,却在双娥一笑间。

  • 《南乡子(龙眼未闻有诗词者,戏为赋之)》

    江路木犀天。梨枣吹风树树悬。只道荔枝无驿使,依然。赢得骊珠万颗传。香露滴芳鲜。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腰底黄金作弹圆。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