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奥区中,犹如茧中蚕。
欲穷无然心,足力有不堪。
终南有五虎,衔牙坐耽耽。
乃有忘躯人,临穴已拟探。
干将古宝剑。
吹毛可挥{左金右函}。
亦有躁戾者,执刃求其镡。
所得计所伤,胆溃心忧惔。
况夫爱见魔,悦如刍豢甘。
大士独了然,白月沉珠潭。
独造无僮仆,妙理去二三。
至哉天下乐,端默坐草庵。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华严庵》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人生的奥秘和境遇,表达了对于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思考与感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华严庵为背景,通过比喻人生为茧中的蚕,表达了人在世间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诗人意识到人之于世,如同蚕在茧中一般,受到种种局限和束缚。他渴望摆脱这种无奈的心境,但发现自身的力量有限,无法完全超越。这种无力感令人感到沮丧和困惑。
诗中提到了终南山有五虎,形容那些衔牙坐在那里的人。这里的"五虎"可以理解为意志坚定、有勇气的人。然而,即使有这样的人,他们也会忘记自己的身体,勇往直前,试图探索真理的深渊。干将古宝剑象征着他们的勇敢和决心,而他们的行动也是一把利剑,能够击破迷雾。
然而,还有另一类人,他们焦躁不安,执着于追求权力和利益。他们手握利刃,追求权力的镡。然而,他们所得到的计谋和欲望却给他们带来了伤害,他们的胆怯和忧虑使他们心神不宁。
诗中提到的魔和刍豢甘,可以理解为世俗的诱惑和享乐。他们沉迷于这些欲望中,很难自拔。只有那些真正了解事理的大士,能够洞悉其中真相,他们的心如白月沉在珠潭之中,静谧而清明。
诗人表达了对于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渴望,同时也指出了人性的弱点和困境。最后,他表达了对于能够超脱尘世烦恼的人的羡慕和敬佩,他们能够在寂静的草庵中坐享天下的宁静与安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人生的奥秘之中,
犹如茧中的蚕。
渴望彻底洞悉无常的真相,
但力量有限无法承受。
终南山上有五虎,
坚韧而顽强地坐在那里。
也有忘记自身的人,
临近陷入深渊已经准备探索。
干将是古老的宝剑,
轻轻一吹可驱散羁绊。
还有那些狂躁不安的人,
手握刀剑追求权力之镡。
所得即所伤,
胆怯溃散心中忧伤。
何况对于迷恋诱惑的魔,
愉悦如同牧场豢养的牲畜。
只有那位大士心中明白,
白色月亮沉入珍珠潭。
独自创造没有仆人侍奉,
妙理超越二三境界。
天下的快乐何其庄重,
静静地坐在草庵中。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珍重平生书五车,不妨有子更持家。小閒便欲巾车去,只欲论文非看花。
筮算重重吉,良期讵可迁。不同牛女夜,是配凤凰年。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诗书与箴训,夫哲又妻贤。
风透纱窗。叶落银床。夹缬林、吹下严霜。新篘浮蚁,班坐飞觞。有岩中秀,篱中艳,洛中香。金钿放蕊,玉粒争芳。惯年年、来趁清商。不应素节,还有花王。看正封诗,龟年调,太真狂。
江海吹天风,飞舞散千垅。横斜任所适,光丽世非种。险秽已平治,屋背欲汹涌。年丰此兆之,有秋高可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