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月流春宵,散我高林影。
披衣步其下,爱此扫地静。
吾心方浩然,万境一澄莹。
徙倚玉绳低,寂寥沉远听。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华月》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华丽的月光洒在春夜里,散落在我高耸的林影中。
我披上衣裳,踏着月光下的小径,喜爱这扫地的宁静。
我的心境变得广阔而澄澈,万物的景象都变得清晰透明。
我靠在玉绳上低头,静静地聆听着寂寥而遥远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广阔。诗人在夜晚散步时,感受到了月光的美丽和宁静,心境变得开阔而清澈。他倚靠在玉绳上,静静地聆听着遥远而寂寥的声音,进一步加深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深远。
赏析:
《华月》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诗人通过描绘月光洒在春夜中的高林影,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披上衣裳,踏着月光下的小径,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诗人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广阔而澄澈,万物的景象都变得清晰透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最后,诗人靠在玉绳上低头,静静地聆听着寂寥而遥远的声音,这种安静和遥远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深远。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楼严既下集,宾天复上征。八子似荀氏,中当有慈明。
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狉狉鹿豕篱畔,忙忙燕雀檐牙。
銮殿秋深,玉堂宵永,千门人静。问天上、西风几度,金盘光满,露浓银井。碧云下双鸾影。迤_笙歌近笑语,群仙隐隐。更前问讯。堕在红尘今省。 渐曙色、晓风清迥。更积霭沈阴、都卷尽。向窗前、引镜看来,尚喜精神炯炯。便折简、浮丘共酌,奈天也、未教酩酊。来岁却笑群仙,月
此身初不敢图安,老去偏忧行路难。欲调舟车难用法,偕行仆从只宜宽。已持食节多虞病,嫌重装囊少虑寒。且替疲兵弃守宅,诗成莫惜寄来看。
瓦烟疏冷古行宫,寂寞朱门反锁空。残粉水银流砌下,堕环秋月落泥中。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天子时清不巡幸,只应鸾凤集梧桐。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