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畔昔从戎,宾主相期意气中。
渴骥奔时书满壁,饿鸱鸣处箭凌风。
千艘粟漕鱼关北,一点烽传骆谷东。
惆怅壮游成昨梦,戴公亭下伴渔翁。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怀南郑旧游》
南山南畔昔从戎,
宾主相期意气中。
渴骥奔时书满壁,
饿鸱鸣处箭凌风。
千艘粟漕鱼关北,
一点烽传骆谷东。
惆怅壮游成昨梦,
戴公亭下伴渔翁。
中文译文:
昔日在南山的南畔,我曾从军征战,
宾主之间互相约定,充满豪情壮志。
渴望胜利的骏马奔驰时,我将书籍堆满墙壁,
饿饥的鹰犬在呼唤之处,箭矢凌空破风而去。
成千艘装满粮食的船只穿越鱼门关向北,
一点烽火传递着消息,骆谷东方的边塞。
对于曾经的壮游,我感到惆怅,它已成为昨日的梦,
在戴公亭下,我与渔翁为伴。
诗意和赏析:
《怀南郑旧游》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诗人以怀念和回忆的情感表达了曾经在南郑游历时的豪情壮志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的开篇以"南山南畔"为背景,表明诗人曾在南郑山脉的南边从军征战。"昔从戎"表明诗人曾经是一位武将,参与过战争,体现了他当年的英勇豪情。
第二句"宾主相期意气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的约定和共同的志向,彰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这种宾主之间的情感交融,使得诗人的壮志更加坚定。
第三和第四句通过渴望胜利的骏马和饿饥的猎鹰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追求胜利的决心和倔强的精神。书满壁和箭凌风的描写,强调了诗人的军事才能和对战争的投入。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粮食供应和消息传递的重要性。千艘粟漕鱼关北,一点烽传骆谷东,展示了军队补给和边塞的重要战略地位。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体现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战争的关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曾经壮游时光的怀念和失落感。壮游已成为往事,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与渔翁相伴,寓意着诗人已经远离战争,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友情和壮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军事氛围和文人士大夫的情怀。
酷爱青城好山色,终年不出白云门。
十月寒犹未,幽人乐自便。看山行觅句,扫石坐谈玄。一径藤萝月,数家桑柘烟。旧时钓鱼处,枯木倒寒泉。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一时主宰权衡重,千古人间姓字香。
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开缄墨湿雨蒙蒙,细读字字含清风。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忪。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
廿载金陵九还往,何如三宿在桑间。还家更有江南兴,只取囊诗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