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台殿闭,空室自安禅。
松顶挂寒月,竹根鸣暗泉。
理方因静胜,道不在言传。
溪友同知此,今居何处边。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怀溪云壑》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诗词,它描绘了夜深时台殿关闭,空室中自然而然地沉浸于安静的禅修之中。诗中展示了自然景观和禅修的融合,传递了深远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夜深时台殿关闭,
空室中自然沉静。
松树的顶端挂着寒冷的月亮,
竹根中传出微弱的泉水声。
理解的方式因寂静而胜过,
道理并非通过言语传递。
溪友们共同领悟这一点,
如今你们居住在何处边陲?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禅修的隐喻,传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心灵安宁的向往。夜深时,台殿关闭,室内空旷而静谧,诗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禅修的状态。松树上的寒冷月亮和竹根中传来的泉水声,增添了一丝清凉和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理方因静胜,道不在言传"表达了一种心灵的静谧与领悟,认为真正的理解和感悟并非通过言语传递,而是通过安静的思考和体验获得。作者认为,只有在内心的宁静中,才能真正领悟到道理的意义。
最后两句"溪友同知此,今居何处边"则表达了作者对同道之人的思念和关切。他询问他们如今居住在何处边陲,希望与他们共同分享禅修的体验和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禅修为主题,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递了对宁静与领悟的追求,以及对同道之人的思念之情。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心灵境界和对禅修文化的热爱,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意义。
楚客写荆岑,秋云隔浦阴。人家连橘坞,水庙映枫林。乱后清游歇,愁边远色深。相看休向晚,怕有峡猿吟。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櫩蛛巧经纲,林鸠拙营巢。孰知拙反胜,纲坏巢独牢。
去时盟约与心违,秋日离家春不归。应是维扬风景好,恣情欢笑到芳菲。
古人养老食而酳,后人既饱须啜茗。唐称阳羡顾渚茶,惠建之名犹未省。小团花{左革右夸}矞云龙,竞巧争妍动天听。要之造化生万物,甘苦酸盐适其性。古来水品多异同,茶品知谁真得正。芽新火活善调汤,种类虽殊俱隽永。坡翁立论亦颇当,一眨一褒何太猛。北苑固为天下最,未必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