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向津亭拥去车。
不辞泥雨溅罗襦。
泪多脂粉了无余。
酒酽未须令客醉,路长终是少人扶。
早教幽梦到华胥。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浣沙溪(黄钟·第二)》是宋代文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贪向津亭拥去车。
不辞泥雨溅罗襦。
泪多脂粉了无余。
酒酽未须令客醉,
路长终是少人扶。
早教幽梦到华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女子贪图享乐而走向边远之地的情景。女子不顾泥雨溅湿了她的罗襦,她的脸上的脂粉已经被泪水模糊,她的目的是要尽情地饮酒,但并不需要别人催促她,因为她已经自醉了。她走的路很长,但最终在这条路上没有人能够扶助她。诗末提到她早早就有一个幽梦,梦见到了传说中的华胥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于享乐的追求和人生的无常的思考。女子贪图享受,不顾一切地前往津亭,这里可能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可以尽情地放纵自己。她不在意泥雨沾湿了她的衣袍,这种不计较外界环境的态度体现了对于物质享受的执着。然而,她的脸上的脂粉已经被泪水模糊,这可能是她在享受之后感到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她醉心于享乐,不需要别人催促,这表明她对于快乐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自我满足。然而,她走的路很长,却没有人能够扶助她。这或许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寂寞,即使追求享乐,最终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诗的最后,提到她早早就有一个幽梦,梦见了华胥国。华胥国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代表着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这个梦境或许是对于现实的反思,暗示着她对于追求物质享受的行为产生了一些疑问和迷思。整首诗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女子的形象和内心的冲突,通过对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追求和快乐的思考。
岫云休怪此行徐,出处家风本俗如。当任宣尼无俟驾,肯辞孟子范驰驱。如金岁月人奔竞,似玉行藏我卷舒。极目冥鸿挥绿绮,忘情鱼鸟尽江湖。
王郎天下士,中和自生禀。澹然初无营,见者辄敛衽。幕中资婉画,处事极精审。与人如恐伤,律己渊冰懔。深恐马骇舆,要使鸮食葚。一寸忧国心,几年不甘寝。此意大未酬,退静若已甚。使之行所学,庶几人奠枕。向来孰间之,未免斯立噤。川泳而云飞,赖有东阳沈。露章极推毂,分韵
剑刃翻身犹是钝,屋头问路太无端。楚鸡不是丹山凤,何必临风刷羽翰。
鸣不择上林,栖不依华屋。雄飞各呼雌,翩翩自相逐。渴饮野田水,饥啄野田粟。一饮一啄能几何,慎勿远飞投网罗。君不见金笼老鹦鹉,向人空作闲言语。
老来已谢著书忙,但向清游访睡乡。寄语深师与包叟,可无客枕假云堂。
绿树覆沧浪,高斋敞夕阳。鸟殊闻法曲,花故忆明妆。碧酒衔风急,清琴拂水长。况逢岩壑侣,同醉白云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