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琅玕不染尘。
霜风吹断笑时春。
一簪华发为谁新。
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
金莲移处任尘昏。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浣溪沙(再和)》
朝代:宋代
作者:李之仪
依旧琅玕不染尘,
霜风吹断笑时春。
一簪华发为谁新,
白雪幽兰犹有韵,
鹊桥星渚可无人。
金莲移处任尘昏。
中文译文:
依旧美玉不染尘埃,
寒霜风吹断了欢笑的时光。
一簪华发为谁而新?
纯洁的白雪和幽香的兰花依然有诗意,
鹊桥和星渚却无人相伴。
金莲的位置改变了,随意陷入尘世的迷乱。
诗意和赏析:
《浣溪沙(再和)》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浣溪沙为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依旧琅玕不染尘”,琅玕指的是美玉,表示美好的事物始终不会被尘埃所沾染。这句话暗喻作者自身或者某个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纯洁性格。
接着,诗人写道“霜风吹断笑时春”,描绘了寒霜风吹来,打断了欢笑的时光,意味着快乐和年华都是短暂的。
“一簪华发为谁新”,这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年华的感慨。华发指的是白发,意味着岁月的变迁,而“为谁新”则暗示了年少时的容颜已经不再年轻,不再是新人。
下一句“白雪幽兰犹有韵”,通过描写白雪和幽兰的美丽,表达了美好事物的存在依然有其价值和韵味。
“鹊桥星渚可无人”,这句描绘了鹊桥和星渚,两个本应浪漫情侣相会的地方却无人相伴,强调了孤寂和空虚感。
最后一句“金莲移处任尘昏”,金莲指的是一种花卉,也指代某个女子。诗人表达了金莲改变位置,被尘世的迷乱所困扰的意象。这句话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人心的迷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纯洁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孤寂空虚的痛感。诗中运用了寓意深远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使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