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伊谁若是班。
二乔铜雀锁孱颜。
千年痕露尚余潸。
羞向眼前供妩媚,独于静处惬幽娴。
人情多少逐河间。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魏了翁
试问伊谁若是班。
二乔铜雀锁孱颜。
千年痕露尚余潸。
羞向眼前供妩媚,
独于静处惬幽娴。
人情多少逐河间。
中文译文:
试问伊谁能像班。
两个乔木般的美人,铜雀锁住了羞涩的容颜。
千年的岁月已经显露出深深的伤痕。
害羞的景色出现在眼前,供人妩媚,
只有在宁静的地方才能感到幽雅的快乐。
多少人情沿着河流逐渐消散。
诗意和赏析:
《浣溪沙》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对人世间情感纷扰和岁月流转的独特感受。
首句“试问伊谁若是班”,是诗人对自己的心境提问,询问是否有人能够像班昭那样美丽。班昭是西汉时期的美女,以其容貌出众而著名,诗人将其作为比喻,展现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二乔铜雀锁孱颜。千年痕露尚余潸。”描述了美女的容貌被铜雀所锁住,无法展现出真实的风采,同时也借此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千年的岁月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流逝感在其中透露出来。
接着的两句“羞向眼前供妩媚,独于静处惬幽娴。”描绘了羞怯的景色出现在眼前,美丽的事物以妩媚姿态呈现。而只有在宁静的地方,才能感到幽雅和宁静的愉悦。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幽雅和宁静环境的向往,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美丽才能得到最好的呈现。
最后一句“人情多少逐河间”,通过描绘“人情”逐河间消散的景象,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河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人情的变化也随之而去。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感叹,同时也抒发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整首诗以婉约的语言描绘了美女的容貌、时间的流转以及人情的冷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对静谧幽雅环境的向往,诗人凸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宁静和优雅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思考和感叹。
仲春蔼芳景,内庭宴群臣。森森列干戚,济济趋钩陈。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正声迈咸濩,易象含羲文。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茵。韶光雪初霁,圣藻风自薰。时泰恩泽溥,功成行缀新。赓歌仰昭回,窃比华封人。
布袋挨开,猿啼晓月。海岳逃形,佛魔路绝。列列挈挈,翘翘杰杰。大机兮棒打不回闲,大用兮利剑流鲜血。别别,出海昆仑头戴雪。
者方未已,喜而赋此笑当年柏台兰省,四时风景孤负。归来幸得身无事,底又匆匆朝暮。心口语。是传癖诗*,常把芳辰误。夜来风雨。早练*云飘,红衣霞卷,香滴翠杯露。司花手,无限芳妍留住。凝汝为我延伫。姑仙绰约如冰雪,次第相从微步。天不妒。便失却东隅,尽有桑榆路。人间
晚秋烟渚。更舟倚、萧萧雨。水痕清汜,迤逦渐整,云帆西去。三叠阳关,留下别离情绪。溪南一坞。对风月、谁为主。酒徒诗社,自此冷落,胸怀尘土。目送鸿飞,莫听数声柔橹。
乞得禅房半日留,卧看岩雨泻清沟。浮云岂是尘中物,又逐秋风天外游。
贤宰宰斯邑,政闻闾里间。都缘民讼少,长觉吏徒闲。帆落樽前浦,钟鸣枕上山。回舟却惆怅,数宿钓鱼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