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浣溪沙》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
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辛弃疾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雨水的匀称、人们不再担忧去年的忧愁、甑(zhèng)中尘土被殷勤地清除等细节,展示了一个和谐、繁荣的春日景象。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折出现了啼鸟劝客和小桃无赖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的不舍和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两句“梨花也作白头新”,意味着岁月的流逝,但也带有一种新的开端和希望。
赏析:
《浣溪沙》以辛弃疾独特的写实手法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诗中的雨水匀称、人们不再担忧去年的忧愁,以及殷勤清除甑中尘土等描写,给人以和谐、安宁的感觉,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啼鸟劝客和小桃无赖的形象,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不舍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两句“梨花也作白头新”,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也带有一种新的开端和希望,使整首诗具有深远的意味。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才华。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诗中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整首诗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构建出生动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远游游则远,安心心已安。茅茨更何事,一坐五年宽。客来问法要,示以无所还。勿云空生默,听者不胜言。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江云倏忽暝还收,五月犹寒著弊裘。芳草斜阳看易晚,绿荷疏雨听如秋。池塘空阔蜻蜓喜,帘幕萧条燕子愁。不是无言成独坐,暂将心事静中求。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裹。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修门亦旬月,朝夕
朅来此事尽废,少日论功未深。欲觅仙人一指,要看月肋天心。
娟娟月入眉,整整云归鬓。镜里弄妆迟,帘外花移影。斜窥秋水长,软语春莺近。无计奈情何,只有相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