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新欢与旧愁。
浅颦微笑总风流。
眼波横注楚江秋。
十字街头家住处,心肠四散几时休。
揽风招月是朱楼。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要问我新的爱情和旧的忧伤。
浅浅的笑容总是那么风流。
眼神像横波般注视着秋天的楚江。
在十字街头有一座我住的地方,
我的心思四散飘忽,不知何时才能停止。
招来风儿,邀约明月,都在朱色楼阁之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中爱情和忧伤的感慨和领悟。诗人首先告诫人们不要询问他关于新的恋情和旧的痛苦的问题,似乎在强调这些情感已经成为过去,不再重要。诗中的"浅颦微笑"和"总风流"描绘了诗人的自信和从容,他以一种轻松的姿态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眼波横注楚江秋的景象,将自然景色和内心世界相结合,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倾慕和对情感的宣泄。
赏析:
《浣溪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刘一止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句就直接点出了诗人不愿谈及新的爱情和旧的忧伤,以一种坚决的态度告诫读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诗人的笑容和眼神,展现了他的风流和自信。"眼波横注楚江秋"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秋天江景的描绘,也折射出他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最后两句,则以"十字街头家住处"和"心肠四散几时休"来描述诗人内心的动荡和迷茫。最后一句"揽风招月是朱楼"则以浪漫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情感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和领悟。它既有情感的真挚性,又有意象的美感,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刹那灭却阿鼻业,阎罗共我休分别。洋铜铁汁即醍醐,火轮便是禅心月。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眼暗头童负圣时,齿牙欲脱更堪悲。暮年渐解人间事,蒸食哀梨亦自奇。
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属国,耻随李卫老戎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