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黄檗山》

出县半程遥,松间认粉标。
峰排神女峡,寺创德宗朝。
鹳老巢高木,僧寒晒堕樵。
早知人世淡,来住退居寮。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黄檗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檗山

出县半程遥,
松间认粉标。
峰排神女峡,
寺创德宗朝。
鹳老巢高木,
僧寒晒堕樵。
早知人世淡,
来住退居寮。

译文:

离开城郊半程遥远,
在松树之间认出了粉色的标志。
峰峦连绵,形成了神女峡,
这座寺庙建立在德宗朝代。
高高的树上有一个白鹳的巢,
僧人在寒冷中晒晾着伐来的柴草。
早已知道人世间的浮华虚幻,
所以来这里住下,退隐在寺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檗山的景色和寺庙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宁静退隐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绘了作者离开城郊,半程的路程使他感到遥远。在松树林间,他认出了粉色标志,这是指黄檗山的标志,标志着他即将到达目的地。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峰峻拔,形成了神女峡的景象。寺庙建立在德宗朝代,显示了它的历史悠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一个高高的树上有一个白鹳的巢,僧人在寒冷的天气中晒晾着柴草。这描绘了僧人清贫简朴的生活,与世俗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早已认识到人世间的浮华虚幻,因此他选择来到这里住下,退隐在寺庙中。这是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安静、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和寺庙的景色,同时通过对世俗和僧侣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我修养和内心净化的理想。

  • 《听乌槛角有感送衍上人归乡》

    黄牛背上乌槛角,声声吹作村田乐。低入重渊高入云,拟别宫商都是错。断烟明灭枯岗西,这呜咿唤那呜咿。天地豁空群动息,野花惊秀不萌枝。古今酬知何有限,记得完全忘一半。木人巧弄没弦琴,石女细呈毡伯板。年来节奏总输君,听彻无声自返闻。一曲还乡人错听,聚头唤作梅花引。

  • 《书斋十咏·剪刀》

    错落双刀合,晶荧百练光。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芒。

  • 《月夜看桂》

    玉杵声中舞素娥,西风叶叶自婆娑。一天清气无人管,惟有山楼树影多。

  • 《次韵杨宰野步》

    筇杖陪随去,漂然不系舟。云低山影暝,风定竹林幽。病减柳臂感,老无蒿目忧。吟诗如蚀月,玉斧傥能修。

  • 《贾妇怨》

    嫁与商人头欲白,未曾一日得双行。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

  • 《留题友人郊居》

    卜筑远朝市,著书成岁功。长云覆孤木,古道满清风。地胜花房异,山灵雨气通。纶巾不可恋,鹤版下关东。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