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
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
一身谁作千年雍,两眼空看万事非。
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这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诗词《寄聱隅先生黄曦》。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朝簪笏拥天扉,
肯以经纶假布衣。
老信苍生终有命,
穷忧当世益思归。
一身谁作千年雍,
两眼空看万事非。
闻说韦编日开阅,
可应三复叹知几。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慨为主题。作者将自己置身于王朝的权力核心,拥有高官厚禄的地位,但他宁愿放弃这一切,选择以平民的身份行走于世间。他相信老天对于人世间的命运安排是公正的,而他对于穷苦人民的忧虑使他更加思念故乡。他感叹自己的一生中,有谁能够作为千年的雍容之身,又有谁能透过眼前的虚幻看到万事的真相。他听说韦编这位古代博学者的著作每日都在增加阅读,这使他产生了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自身的无知感到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于现实的不满。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王朝簪笏"代表权力和地位,"经纶"象征治理国家的智慧,"布衣"则代表平民的身份。通过对比,作者表达了他宁愿选择平凡的生活,关心苍生的态度。诗中的"老信苍生终有命"表达了作者对于老天公正的信仰,同时也点出了社会中的不公与不义。最后两句"一身谁作千年雍,两眼空看万事非"和"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和知识的思考,以及对于现实无奈的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个人命运和对于知识的思索。它展示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平等和现实困境的关注,以及对于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渴望。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莺蝶太匆匆。恼杀哀翁。牡丹开尽状元红。俯仰之间增感慨,花事成空。垂柳绿阴中。粉絮濛濛。多情多病转疏慵。不是东风孤负我,我负东风。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旧时白苇黄茅里,有犬鸡声布有声。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