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才得雨梢梢,梅已无余柳渐包。
且把简编遮病眼,时拖衾絮拥寒骹。
讥诃驳杂怀张籍,联续诗章忆孟郊。
归卧萧斋谅安稳,可无消息到衡茅。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寄陈生》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深冬时节的寂寥与孤独。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陈生
穷冬才得雨梢梢,
梅已无余柳渐包。
且把简编遮病眼,
时拖衾絮拥寒骹。
讥诃驳杂怀张籍,
联续诗章忆孟郊。
归卧萧斋谅安稳,
可无消息到衡茅。
中文译文:
漫长的冬天,雨点终于降临,
梅花凋谢,柳枝渐渐被包裹。
我只得用简笔遮挡病眼,
时常拖着被褥和棉絮取暖。
嘲讽和批评夹杂在心中,怀念着张籍的诗篇,
继续写作,回忆起孟郊的诗章。
回到萧斋,安享宁静舒适的生活,
但可惜却没有消息传达到衡茅。
诗意和赏析:
《寄陈生》表达了作者在严寒冬天的孤寂和无奈。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雨点终于降临,但是梅花已经凋谢,柳枝也逐渐被雪覆盖。作者自己身体不好,用简笔遮挡病眼,冬天里只能依靠被褥和棉絮来取暖。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中,作者心中充满了讥讽和批评之情,怀念着张籍的诗篇,回忆起孟郊的诗章,或许是寻求一丝慰藉和温暖。
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归卧萧斋,享受着相对安稳的生活,然而,他却没有收到从衡茅传来的消息。这里的衡茅可能指的是他另一位朋友或亲人的所在地,作者的孤独感更加加深。
整首诗以冬天的寒冷和孤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身状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境遇和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对友谊和文学的思考和追忆。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在困苦环境中对温暖和关怀的渴望,以及对友情和交往的珍视。
数题留粉堵,还胜在屏风。坐读棋慵下,眠看酒恰中。僧房秋色冷,山驿晚阳红。更有栖迟句,家徒一亩宫。
守法曾丞相,能文陆左丞。风流如未泯,应作寺中僧。
侍从甘泉与未央,移舟偏要近垂杨。樱桃未绽梅先老,折得柔条百尺长。
测量精义学多般,远阔高深指顾间。结发结肠无底止,试量恨海与愁山。
鍚山诗老立层霄,黄竹赓歌宴在瑶。有客梦中闻雪作,曲肱篷底信船摇。遥知端叶飘香袖,笑向梅花趁早朝。未叹山人负猿鹤,负渠缩项与长腰。
空庭夜未央,点点度西墙。抱影何微细,乘时忽发扬。不思因腐草,便拟倚孤光。若道能通照,车公业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