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金阙相,曾是玉皇师。
近即维垣拜,还从彭祖期。
传闻风景胜,我赋洞天诗。
肯示渔樵否,林间要勒碑。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寄呈史太师二首》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昔为金阙相,
曾是玉皇师。
近即维垣拜,
还从彭祖期。
中文译文:
往昔曾为金阙的相,曾是玉皇帝的师傅。
最近我拜访了维垣,与彭祖一起归来。
诗意:
这首诗以史太师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史太师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史太师的历史地位和功绩,表达了自己对史太师的钦佩和景仰之情。史太师被描绘为金阙的相,玉皇的师傅,显示了他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史太师的称颂和景仰,展现了作者对史太师的敬意。史太师的地位高贵,是金阙的相,曾受玉皇帝的教诲,显示了他在朝廷和文化界的重要地位。作者表示自己最近拜访了维垣,并与彭祖一起归来,这可能是指作者在修身养性方面的追求,希望能够得到史太师的指导和启示。诗人表达了对史太师的景仰和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的愿望,展现了作者虚心学习的态度。
第二首:
传闻风景胜,
我赋洞天诗。
肯示渔樵否,
林间要勒碑。
中文译文:
传闻风景胜过人间,我写下了洞天的诗篇。
请问是否愿意来示范给渔樵们看,
我想在林间刻下碑文。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赋诗洞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诗人听闻洞天的美景胜过人间,于是写下了一首描绘洞天景色的诗篇。他希望这首诗能够被示范给渔樵们,以引导他们欣赏自然之美。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想要在林间刻下碑文,可能是希望通过刻碑来永久地留下他的诗篇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洞天景色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诗人听闻洞天的美景胜过人间,于是写下了一首描绘洞天景色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受。他希望能够将这种美景示范给渔樵们,让他们也能够体验到这份美好。最后,诗人希望在林间刻下碑文,以永久地留下他的诗篇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诗歌传承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两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名人和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景仰之情。第一首诗以史太师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希望得到指点的愿望。第二首诗以洞天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这两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文化情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历史和自然的重视和敬仰。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浮名浮利浮云朵。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玉户频开,金关紧锁。灵珠里面持经课。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畴昔南迁海上雷,艰难唯与汝同来。再从龙尉茅丛底,旋卜云桥荔子堆。相与闭门寻旧学,谁言复出理官醅。乘田委吏先师事,莫学陶翁到即回。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仓猝扶宗社,艰危启圣神。英雄归驾御,狂狡愿和亲。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倦勤三纪外,头白尽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