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
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
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寄法乾寺令諲太师
寿春张蠙
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
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
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中文译文:
寄法乾寺令諲太师
唐代 张蠙
尊敬的諲太师,
我居住在中禁寺,没有机会外出请您。
望您多加庇佑,只修习佛诗,不让恩典打乱我的禅修。
寺院里噪闹不安,常有人在种植药草,池塘里开放着转世为莲花的生灵。
不知道何时能够在龙宫里相聚,一起借道法船。
诗意:
这首诗是张蠙给諲太师寄去的信,表达了他对太师的尊敬和对自身境遇的抱怨。张蠙居住在中禁寺,无法外出邀请諲太师前来,只能以佛诗表达对太师的敬仰和希望得到太师的庇佑。他抱怨寺院里噪闹不安,且有人在种植药草,而池塘却出现了转世为莲花的生灵,也许这是对尘世的暗示。他期待将来能够在龙宫里相聚,希望能够得到太师的法船指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张蠙隐居中禁寺,无法外出邀请諲太师的遗憾和对太师的敬仰。他以佛诗来表达对太师的感激和希望太师能够庇佑自己的愿望。他对寺院内部的喧闹和外面的世俗之事表示不满,希望能够有一个宁静清净的修行环境。他用描绘池塘里化身为莲花的生灵来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他期待着在龙宫里与太师相聚,并借太师的法船来指引自己前往更高境界的修行。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张蠙内心的情感和志向,既表现了对太师的尊敬与敬仰,又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超脱的向往。通过诗中的意象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张蠙心灵的宁静和追求解脱的渴望。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