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石楠花出屋,待久老僧来默默。
徐言经岁不出门,偶向今朝移苦竹。
有琴挂壁积尘埃,强之使弹响山谷。
至今两耳犹泠泠,边风日夜相思曲。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光公》是一首宋代晁说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上石楠花出屋,
待久老僧来默默。
徐言经岁不出门,
偶向今朝移苦竹。
有琴挂壁积尘埃,
强之使弹响山谷。
至今两耳犹泠泠,
边风日夜相思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孤独的诗人,他在湖边的房屋里,等待已久的老僧默默地来访。诗人自述自己多年来几乎不出门,只是偶尔移动一下窗前的竹子。他的琴挂在墙上积满了尘埃,但他仍然努力弹奏,使琴声回响在山谷中。至今,他的两只耳朵仍然能够听到那边境的风声,夜晚和白天都在思念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湖上的石楠花、等待老僧的场景,展现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他经过岁月的沉淀,思想深邃,对人世间的繁华和喧嚣保持着距离。他只是偶尔移动一下窗前的竹子,这种细微的动作也许是他对外界的唯一回应。
诗中的琴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尽管琴上积满了尘埃,但他仍然努力弹奏,使琴声回响在山谷中。这表明诗人对艺术的执着和对自我表达的渴望。他的两只耳朵仍然能够听到那边境的风声,这种细腻的感知使他在孤独中保持着对外界的关注和思念。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思考和艺术的思索。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入观察,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孤独、自我反省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残山剩水带离亭,送客烦君远作程。直欲明年击吴榜,白沙翠竹是柴荆。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禅宫门寂寂,庭草无行迹。东风自扫阶,疑是开帘客。
鞭丝曳雪缭官槐,绿阵中间一道开。高下未劳轻喜愠,相公曾作榜梢来。
同执群方至,因山十月催。永违天日表,空有肺肝摧。帐殿流苏卷,铃歌薤露哀。宫中垂晓轫,西去不更回。
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扫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蓟门春不艳,淇水暖还清。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