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中文译文:
在寒冷的白云中,法侣自行提携。
竹径通向城下,松门隔着水向西。
我正与你一同前往沃洲,不像那些迷失在武陵的人。
仿佛我才知道这个地方,高峰就是会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皇甫曾寄给净虚上人(一作刘长聊)的,表达了皇甫曾对净虚上人的赞美和对云门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描绘了净虚上人仙风道骨,如白云一般清净高远的形象,以及他自己修行的决心和信心。法侣是指净虚上人,自提携表示他们一同前往云门。
接下来的两句“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描绘了云门的景色。竹径通向城下,表明云门所在的地方离城市并不远,但是松门却隔着水面,表示云门所在地的静谧和隐秘。
最后两句“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表达了皇甫曾对云门的向往和对净虚上人的敬仰。他们一同前往沃洲,与迷失在武陵的人不同,仿佛他才真正了解了云门的地方,高峰就像是会稽一样美丽和神秘。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净虚上人和云门的景色,表达了皇甫曾对净虚上人和云门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给人以清新、高远的感觉,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道家思想的追求。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