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
只将清净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灵。
梦历山床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
不堪回首沧江上,万仞庐峰在杳冥。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寄匡山大愿和尚》是唐代文学家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坐在竹亭下,听到一阵玄妙的音乐,
思索着窗外飘舞的雪花和囊萤。
我愿用清净和美德来回报佛恩,
相信文学也能拥有灵性。
在梦中,我曾在山床上听到鹤的叫声,
吟咏着思考着海上的月亮。
然而,我不敢回首眺望沧江的浩渺,
因为巍峨的庐峰高耸在遥远的天际。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修行思考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索。诗人通过对竹亭下玄音、窗外雪花、囊萤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轻灵和纯洁之美的追求。诗人进一步提出了用清净、美德回报佛恩的愿望,并表示对文学能够具有灵性的坚信。最后,诗人通过梦境中的鹤叫声和对海上月亮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奇妙的感叹和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意境唯美、清新,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禅修思想为背景,表现出了贯休对纯洁、美丽和灵性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竹亭下玄音、窗外雪花和囊萤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天然美的敏感和赞美。其次,诗人通过表达回报佛恩、相信文学灵性的愿望,展示了对内心净化和人文精神追求的追崇。最后,诗人通过梦境中的山床、鹤语和对海上月亮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的颂扬,以及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思索。整首诗抒发了对美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感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理想和追求。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