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翁孝庙老词臣,曾许樗翁接后尘。
想见柳边飞盖客,不忘花外小车人。
无斜封出公严惮,有赐金挥仆未贫。
闻上三房归大手,周洪以后欠新纶。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寄卢威仲中书》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艾翁孝庙老词臣,
曾许樗翁接后尘。
想见柳边飞盖客,
不忘花外小车人。
无斜封出公严惮,
有赐金挥仆未贫。
闻上三房归大手,
周洪以后欠新纶。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寄给卢威仲中书的作品。诗人自称是敬爱的孝庙老臣,曾经许下与卢威仲相会的诺言。他期待着能够在柳树丛边看到乘着盖棺的客人,同时也不会忘记那些乘坐小车的人们。诗中提到了无斜封的事情,指的是官员被封官职时要严格审查,以避免任命不当。而诗中也提到了赐金的事情,即受到皇帝的赏赐。诗人听说上级官员的家族已经归顺了有权势的人,而周洪则欠缺新纶(指官职)。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卢威仲中书的思念之情。诗人自称是孝庙老臣,显示出他对尊重传统和尊敬长辈的态度。他曾经许下与卢威仲相会的约定,表达了他对友情和约定的重视。诗中的柳边飞盖客和花外小车人是诗人对宾客的期待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交生活和繁华世界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无斜封和赐金,反映了宋代官员晋升的严谨程序和皇帝对功绩的奖赏。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官僚体制和礼制规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两句提到了上级官员归顺权贵的情况,以及周洪没有得到新的官职。这部分内容暗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激烈竞争的现象,诗人以此来反映社会的不公和官场的黑暗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友情、约定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
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
六经四十三万字,古未版行天所秘。鲁才得见易春秋,书到汉时犹墨记。不知何年有尔曹,误我百世惟寸刀。日传万纸未渠已,宇宙迫窄声嘈嘈。一第竟为吾子慁,办笔如椽补龙衮。生毋谓我不读书,待捡麻沙见成本。
江上青峰宿雨开,江头归使日南来。登高欲访平安字,二月衡阳雁已回。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殷懃。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逸气不应供潦倒,刻谈脱或致纷纭。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虎旅驱中道,钩陈警六飞。圜丘群望毕,宣室受釐归。旭日迎芝盖,晴云拂羽旂。笙歌前路拥,拜舞接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