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径阴森接翠畴,押帘风日澹清秋。
晚乌藏柳栖残照,远燕伤风失故楼。
星汉经年虽可望,云波千叠不缄愁。
平居革带频移孔,谁问无憀沈隐侯。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即目》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李径阴森接翠畴,
押帘风日澹清秋。
晚乌藏柳栖残照,
远燕伤风失故楼。
星汉经年虽可望,
云波千叠不缄愁。
平居革带频移孔,
谁问无憀沈隐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诗人欧阳修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李径的阴森和翠畴的接连,押帘风日的澹淡秋天,晚乌藏柳栖息在残照中,远燕因风失去了它的故楼。这些景象都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李径的阴森和翠畴的接连,押帘风日的澹淡秋天,晚乌藏柳栖息在残照中,远燕失去了它的故楼,这些景象都传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还出现了星汉经年虽可望,云波千叠不缄愁的句子,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困境的坚持。平居革带频移孔,谁问无憀沈隐侯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对他人的不解。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天骄运去如聩堤,横决燕涿流青齐。斩午揭旗鼓扣并塞,被发左衽称遗黎。脍肝山前走肉语,砍骨寨裹饥魂啼。尽笼虎兕淮南北,期猎狐兔山东西。常人喜功首例肯,智士察变眉先低。危言不顾犯众忌,设难直欲开群迷。近嗟唐祸兆回纥,远述晋乱基羌氐。积薪未然不着手,曲突已验空噬脐
及歌酒其下,今荒矣。园乃欧公记、君谟书,古今称二绝。犹忆其词云:高甍巨桷,水光日影,动摇而下上,其宽间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_鼯鸟兽之嗥音也。令人慨然。澹然绝色。记故园月下,吹
方池留水胜埋盆,露入莲腮沁粉痕。铃索无志人不到,小禽飞入闹荷根。
海南三年一梦成,北来重听偃溪声。凝云带雨留愁住,茂树随山送客行。秔稻沿崖畦上下,茅茨枕谷路纵横。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上鹿下仑}鹿方辞赠,秋来忽有麛。暂能娱市隐,终遣傍云栖。幽事渔樵诧,佳篇李杜齐。行看双挺角,未羡骇群鸡。
牙帐森森画戟红,心源澹澹玉壶空。身如岘首羊太傅,意似鹿门庞德翁。一贯精{牺西换角}千虑到,两忘真赝万情融。观公尚得今人爱,始觉东家道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