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患来频,何由得任真。
就新须果敢,从善莫因循。
盗亦自有道,人而或不仁。
义缘无定体,安处是行身。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即事吟》是宋代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事到患来频,何由得任真。
就新须果敢,从善莫因循。
盗亦自有道,人而或不仁。
义缘无定体,安处是行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于人性与行为的思考和洞察。诗中提到了在逆境中如何应对和保持真实性,以及在面临善恶选择时应该如何行动。邵雍认为,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选择善行,都需要果敢而不因循守旧。他指出,即使盗贼也有其行事之道,而有时人们也可能失去仁慈之心。正义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只有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行为的准则。
赏析:
《即事吟》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明晰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对人性和行为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四句话,每句都表达了邵雍对于人生的一种观察和见解。
首句表明困境时常发生,人们往往难以保持真实和坦然。这种困境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也可能来自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第二句呼应首句,提出了在面对新的困境时应该果断行动和不墨守成规的观点。作者认为,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应该勇于决断,不固守旧有的方式和思维模式。
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观察。他指出,即使是盗贼这种被认为是邪恶的行为,也有其自身的规则和方式。这种观点暗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态度。
最后一句强调了正义和行为的相对性。邵雍认为,正义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标准,而是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情境。因此,人们应该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人性、行为和正义的问题,引发读者对于自身行为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玉壶乳酒一色同,素手提来笑春风。笑春风,听我歌,流光火急将奈何。默坐青轩散桃李,不如抱盏发阳阿。乘健出游遨,开怀恣欢谑。前有一樽酒,何用银球系床脚。
长淮风定浪涛宽,锦櫂摇摇上下湾。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前身端合是王充,收拾群经贮腹中。书吻可能如布谷,笔锋应不事雕虫。看来眉目真兰茁,揽取词章作绣筒。归去莫夸童子技,好寻芳躅到蟾宫。
莫缘侯印学阴谋,生世惟须一钓舟。轻用镆邪终折缺,善刀何止解千牛。
黄底自黄青底青,枝头一一见天真。如今酸涩都忘了,核子如何举似人。
暑气凭秋已自消,可能枯策伴良宵。试开玉友招诗客,共吸金波对舞腰。人近笙歌堪耐老,天非风月定无聊。簿书正使无闲暇,卜夜时须慰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