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伤北使,今日叹南驰。
云湿山如动,天低雨欲垂。
征夫行未已,游子去何之。
正好王师出,崆峒麦熟时。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即事》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南方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形势的关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年伤北使,今日叹南驰。
云湿山如动,天低雨欲垂。
征夫行未已,游子去何之。
正好王师出,崆峒麦熟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的前两句“去年伤北使,今日叹南驰”表达了作者曾经在北方受伤的经历,以及他如今在南方的追求和奔波。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身处南方的原因,也暗示了他对北方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云湿山如动,天低雨欲垂”描绘了天空阴云密布,山脉仿佛在动荡,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这种气象的描绘与作者内心的忧虑相呼应,暗示了国家的动荡和不安。
接着的两句“征夫行未已,游子去何之”表达了对征战的士兵和离乡的游子的关切。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那些为国家而奋斗的人们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他们未来去向的担忧。
最后两句“正好王师出,崆峒麦熟时”描绘了王师出征的景象,以及崆峒地区麦子成熟的季节。这句诗意味着国家的力量正在崛起,同时也暗示了希望和丰收的到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形势的关注,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征战者、离乡者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国家兴盛和希望的期待。
圣学家傅自有师,更罗英俊侍经帷。治功尚论唐虞际,政体宁甘汉晋卑。猥向梁园陪末坐,敢凭尧历记佳期。羞囊已辨诗千首,准拟年年荐寿卮。
丈人居水南,未省价高索。平生丘壑事,长啸天宇窄。舍榜五株柳,宛是陶家宅。舍南数亩园,似与人境隔。方须漉酒巾,渐喜扶老策。以兹不愿仕,偶然似彭泽。青松手所种,抚之无愧色。都忘岁月徂,不受霜霰迫。是身等浮云,术也可不择。持此百年间,常恐中道画。旷哉遗世情,遇我
别访难遽了,不知寒夜长。回灯撤杯案,抱被宿船仓。载听远鸡唱,稍分征雁行。临风满掬泪,吹落一襟霜。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还将合浦叶,俱向洛城飞。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旋插杉枝蔽晓曦,缓摇轻箑自融怡。调琴不用求成曲,得句何须凑作诗。无复趋炎同褦襶,但能寻睡学希夷。太仓日食五升米,老矣不嫌人更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