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对无待,有兼有带。
历历物机,空空眼界。
绵绵相柱兮箭锋,恰恰相应兮函盖。
巨海饮毛,妙峰纳芥。
彼不见其有余,我方知其无外。
普明照世约同参,补怛落伽观自在。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没有对立,没有等待,
有的同时也有带有的。
清楚地显现出物体的机理,
空灵的眼界无所遗漏。
无数的柱子和箭头互相辅助,
完美地相应着函盖。
巨大的海洋能容纳细小的毛,
高峰巧妙地收纳小草。
他们看不见其中的余额,
而我们才知道其中没有外在。
普遍的明亮照耀着世界,
约定了共同参与其中的存在。
修行者在怛落伽寺庙里自在地修行。
诗意:
《偈颂二百零五首》表达了一种超越对立和等待的境界。诗中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立,事物之间常常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存在。通过观察,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运行机理,拓展我们的眼界,超越狭隘的视野。诗人运用巧妙的比喻,如绵绵相柱和箭锋、巨海饮毛和妙峰纳芥,形象地描绘了事物之间微妙的关联和相互作用。诗人还指出,我们常常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无法看到其中的余额和内在,只有超越外在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用对偶的手法,对立词语的对称排列,使整首诗具有对称美和韵律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洞察力和智慧。诗中的比喻和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事物之间微妙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修行者的描写,强调了超越表象的认识和修行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洁而深远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越对立的境界,引导人们思考事物本质和宇宙的奥秘。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无人霜月寒。泪尽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
等閒看尽弁衡毗,旁郡聊从捧檄驰。候管乍披新定志,邮筒忽见故人诗。君方清绝行明镜,我正摧颓据槁枝。为喜彩衣还膝下,椒柈趁得颂花时。
胜事人间少,芳堤尽种梅。横枝出疏影,蠹卉长苍苔。潇洒依湍濑,飘零落酒杯。戏鱼时跃去,冻蝶忽飞来。宛似孤山见,还如庾岭开。只将松作友,更与竹为媒。迥出千林表,真成百卉魁。羞争桃李艳,自是栋梁材。止渴将军智,调羹上相才。风光无着处,吟思发春雷。
灭去觚稜性本圆,了除藩蔽物皆然。向来具足顶门眼,尽发卑微瓮里天。胶扰空花俱是幻,拘挛尘鞅束如编。非予孰为幡然起,莫遣阿衡美独专。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陵阳亦旧产,其地尤所宜。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斸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既已须发换,白者
昔年诗卷驻精魂,强续狂游拭涕痕。拉得藕花衫子婢,篮舆仍出涌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