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二百零五首》

阴阳爻象此为宗,杀活机头看变通。
玉女退身功后位,木人引步异中同。
一尘不受能虚廓,万像无遗却混融。
借得因缘成现用,玲珑八面尽家风。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阴阳爻象此为宗,
The principle lies in the yin and yang, and the divination symbols,
这里的"阴阳爻象"指的是六十四卦中的卦象和爻辞。诗人以阴阳爻象为宗旨,指出这是探讨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本原理。

杀活机头看变通。
Examining the changes through the concepts of killing and nurturing,
"杀活"是易经中的概念,指的是事物的消亡和生长。诗人通过杀活的观念,来审视事物的变通和发展。

玉女退身功后位,
The jade maiden retreats, her position achieved through effort,
"玉女"是指阴的属性,这里代表柔弱、退让的一方。诗人借用玉女退身的形象,表达了功成名就后的谦逊态度。

木人引步异中同。
The wooden man's steps lead to unity within diversity,
"木人"指的是阳的属性,代表刚强、坚定的一方。诗人通过木人引步的比喻,表达了不同立场和观点之间的统一和和谐。

一尘不受能虚廓,
Embracing emptiness, untouched by worldly dust,
"一尘不受"意味着超脱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空灵。

万像无遗却混融。
All forms are encompassed, yet blended together,
"万像无遗"指的是包容一切事物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包容万象、融合众多事物的境界。

借得因缘成现用,
Utilizing causes and conditions to serve the present,
诗人强调了利用因缘条件来适应当前情况的重要性。

玲珑八面尽家风。
Exquisite and all-encompassing, embodying the family's style,
"玲珑八面"形容诗词中所体现的家族风范和风格的精妙和全面。

这首诗词通过阴阳、杀活、玉女、木人等形象的运用,抒发了作者对于宇宙万物变化和人生哲学的思考。诗词表达了包容、和谐、虚怀若谷的心态,强调了因缘条件和现实应用的重要性。通过精妙的表达和形象的运用,诗词传达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和家族的风范。

  • 《沁园春(二鹿)》

    驯于蹇驴,清于赐驹,我行尔从。幸柴车堪驾,何惭韩众,药苗可采,长伴庞公。野涧泉甘,阳坡草暖,有柏叶松枝充短供。休梦想,去游灵囿沼,入望夷宫。与夸夺子争雄。生与死未知谁手中。况嗾獒者众,放_人少,大将触网,小亦伤弓。风月和柔,山林深密,折角何如且养茸。二虫喜

  • 《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因代书寄之》

    早云才破漏春阳,野客晨兴喜又忙。自与酌量煎药水,别教安置晒书床。依方酿酒愁迟去,借样裁巾怕索将。唯待数般幽事了,不妨还入少年场。

  • 《失调名》

    海棠著雨透胭脂。

  • 《纪事》

    麟笔严于首恶书,我将口舌击奸谀。虽非周勃安刘手,不愧当年产禄诛。

  • 《游金华山诗》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高驰入阊阖。方覩灵妃笑。

  • 《莺啼序》

    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阁嘘青蜃,楼啄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