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法侣共安居,云月身心照处虚。
转侧芦汀飞鹤鹭,亡机林壑混樵渔。
瘢痕若尽光无际,丝糁才萌念有余。
廊下相逢休放喝,且容兴化撒珍珠。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它通过描绘十种生活方式,表达了身心的虚空和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方法侣共安居,
云月身心照处虚。
转侧芦汀飞鹤鹭,
亡机林壑混樵渔。
这首诗词描述了十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十种修行方法,用以共同实现安居的目标。诗中提到的云和月光,象征着宇宙的广阔和纯净,照射在身心之上,使人的内心变得宁静和虚空。
转过身来,眼前是芦苇丛和汀岸上飞翔的鹤和鹭鸟。它们自由自在地在这个自然环境中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而亡机、林壑、混樵渔等词语则描绘了山林间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宁静和丰盛。
瘢痕若尽光无际,
丝糁才萌念有余。
廊下相逢休放喝,
且容兴化撒珍珠。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心灵的境界和修行的成果。瘢痕若尽,意味着所有的伤痕都消失了,光芒无边。丝糁才萌,表示微小的种子刚刚开始发芽,心灵的念头才刚刚产生。
在这样的心境下,诗人提到了在廊下相逢的场景,但他不会发出喧闹声,而是保持安静。这种安静和宁静的氛围是为了容纳兴化,就像撒下珍珠一样。这里的兴化指的是灵感或启迪,珍珠则象征着智慧和真理。
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方式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境界的表达,展示了修行者追求内心宁静和心灵境界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的意象和寓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月黑林间亦自奇,莲花两朵白如衣。初疑野鹭池中立,试拍栏干吓不飞。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竹翁恶俗客,屡举却尘翁。云何一见我,捉手形深睠。坐呼兰溪酒,即取太白劝。阶前抱关卒,为我颜色变。解榻经两眠,天寒恐冰霰。主意厚且真,惜别如挽牵。握手紫竹杖,眩转含飞电。端作临水送,沙溪清练练。还家甫席暖,书到惊一县。特遣赠行诗,水剪梨花片。且约二三子,同煮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美笑千黄金,驻景双白璧。东风杨柳津,几度千丝碧。款款白面郎,画舫宫样妆。新堤五里长,回头意悠扬。幽人兴不忙,得志汀草芳。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