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琰新刊照眼明,流传何日到柴荆。
从今不恨论交晚,我亦碑中有姓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寄宋居士修叔求菴记》是宋代裘万顷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翠琰新刊照眼明,
流传何日到柴荆。
从今不恨论交晚,
我亦碑中有姓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期待和渴望被后人所传颂的愿望。作者称自己的作品如翠玉一般新鲜明亮,期待它们能够流传到遥远的柴荆之地。他表示自己不再埋怨交游的迟延,因为他的名字也将被铭刻在碑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期待。作者将自己的作品比喻为翠玉,强调其新鲜明亮之处。他期待这些作品能够流传到柴荆,柴荆可能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代表了辽阔的天下。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传颂,超越时空的限制,流传久远。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名字的渴望。他表示自己不再埋怨交游的迟延,也就是不再介怀与他人的交往时机是否晚了。他相信自己的名字将被铭刻在碑上,这是一种对自己成就和名誉的预期,也是对后人传承的期许。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和名字的自信和期待。它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流传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个人成就和名誉的追求。
尽道三巴远,那无一纸书?衰迟自难记,不是故人疏。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锦树分明上苑花。晴花宜日又宜霞。碧烟横处有人家。绿似鸭头松下水,白于鱼腹柳边沙。一溪云影雁飞斜。
庭静汲长孺,官师萧望之。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
莫讶马风厮*。人情且要和同。至於行步敢从容。踏地仍怀恐痛。无作无为妙用。常清常净真功。住行坐卧逐王风。岂敢心猿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