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七十八首》

谁将活眼窥空劫,我道宗枝染浩春。
头角峥嵘藏不得,青原门下有祥麟。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七十八首》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将活眼窥空劫,
我道宗枝染浩春。
头角峥嵘藏不得,
青原门下有祥麟。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僧人释正觉对于佛教思想的领悟和感悟。诗中提到的"活眼"指的是清明的眼睛,"窥空劫"表达了对于佛法的洞察和对无常变化的理解。"我道宗枝染浩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信仰,认为佛法是一条可以净化心灵,使人们获得新生的大道。"头角峥嵘藏不得"意味着佛法的伟大和深奥无法完全被人所理解和把握。而"青原门下有祥麟"则表示在佛教门下,有着如祥瑞之麟的珍贵和神奇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释正觉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佛教智慧的领悟。他通过"活眼窥空劫"的形象描述,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洞察和理解。诗人将佛法比喻为"宗枝染浩春",意味着佛法是一条可以净化心灵,使人们获得新生的大道。然而,作者也意识到佛法的深奥无法完全被人所理解和把握,即"头角峥嵘藏不得"。最后,诗人以"青原门下有祥麟"的形象表达了佛教门下的珍贵和神奇存在,着重强调佛法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释正觉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佛法智慧的领悟。整首诗以一种抒发内心感悟的方式,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思考。

  • 《念奴娇(次人韵)》

    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愧我禅心春尽絮,不逐东风飞舞。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

  •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 《杂咏一百首·刘备》

    华容芦荻里,一炬可无遗。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

  • 《秋怀五首》

    东篱数业菊,已著金粟蕊。重阳能几时,使我日屈指。向来陶渊明,勿谓今已矣。我欲置樽酒,采之杂浮蚁。

  • 《挽荆南师张左司诗》

    自古谁无死,斯人有重轻。诸生望模楷,吾道倚權衡。一发千钧挽,中流砥柱倾。平生尤国事,何意作身名。

  • 《和董伯玉韵》

    野性躯閒昼掩扉,坐看斜日上书帷。不妨挟册从吾好,亦学吹竽笑昨痴。鬓发星星行且老,胸襟碌碌苦亡奇。与君正欲论心事,又恐分携各一涯。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