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东西八百牛,时来群聚五峰头。
饥餐饱卧松风裹,昼不拘兮夜不收。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七十六首》是宋代释师范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北东西八百牛,
时来群聚五峰头。
饥餐饱卧松风裹,
昼不拘兮夜不收。
译文:
南北东西有八百只牛,
它们时常聚集在五峰的山头。
它们在饥饿中进食,吃饱后躺在松树下,被夜风裹着,
它们白天自由自在,夜晚也无所拘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中的牛群为主题,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自由的境界。牛群南北东西四处散落,但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它们会聚集在五峰山的山顶。这种聚集象征着和谐与团结。
诗中描述了牛群的生活状态。它们在饥饿时寻找食物,进食后卧在松树下,享受松风的拂拭。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表现了牛群在自然界中的安逸和满足感。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牛群的自由与放松。牛群白天无拘束,自由自在地活动,夜晚也没有被限制。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寄托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牛群的生活场景,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自由的意境。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牛群,作者表达了对自由、和谐和自然生活状态的追求,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中夜不成寐,屋梁落月空。揽衣惊鼠散,看剑炙灯红。吾道空山里,年华细雨中。故人有傲吏,相忆兴还同。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