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平沈,此座高广。
千变万化,无功受赏。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偈颂三十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如净
诗意:
《偈颂三十四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大地的平稳与宽广,表达了世界的千变万化,以及功德无论多少都应受到赞赏的理念。诗人以禅宗的思维方式,通过简短而深刻的词句,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对自然界、人事变迁的超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禅宗思想。诗中的"大地平沉"表达了自然界的稳定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冥想。"此座高广"则表达了宇宙的辽阔和广大,借此来凸显人生的微小和短暂。"千变万化"描述了世间的万象变化,表达了事物的无常性和无穷性。"无功受赏"传递了禅宗的观念,即不追求功利,只求自我修行和悟道的境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含义。作者运用寥寥数语,勾勒出广袤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短暂,传达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越。这种禅宗的思维方式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超越功利和物质的追求,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修行。
《偈颂三十四首》展示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内心。这首诗以简明的语言传达了禅宗的智慧,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真理。
鸡栖及我未掩扉,犬虽远出暮自归,司晨警夜职交举,簸糠弃粒报亦微。查查双鹊更媿汝,庭树夜宿常相依,岂怜主人老寂寞,暖热蓬户不忍违。养鸱甚恩健即去,养鹰虽久饱亦飞。嗟哉物性厚薄异,使我隐几空歔欷!
自笑山泽为癯儒,侪之富贵非其徒。他人诞日晏歌酒,贫家箪瓢屡空虚。昨朝不记生年朋,面前忽见樽罍列。感君祝我还祝君,两翁相对头如雪。
耿耿残灯夜未央,负墙闲对篆盘香。风号东北河冰合,月落西南竹影长。孤鹊欲栖频绕树,寒龟无息稳搘床。颓然坐睡那知晓,推户朝曦已满廊。
雷事,见天封题名,即此地也。既归,宿於近潭田舍翁家。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烛天。明日,旁近言龙起大槐中。父老云,正月龙起,前此未见也。龙潭寺南*尊,冯丈所名笑青山、不解留客,林丘夜半掀举。萧萧暮景千山雪,银箭忽传飞雨。还记否。又恐似、龙潭垂钓风雷怒。山人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罗结同心柳带青,碧桃香里记将迎。春风重到凭栏处,肠断江楼不忍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