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九月初一,打板普请坐禅。
第一切忌瞎睡,直下猛烈为先。
忽然爆破漆桶,豁如云散秋天。
劈脊棒,迸胸拳,昼夜方才不可眠。
虚空消殒更消殒,透过威音未朕前。
咦,栗棘金圈恣交衮,凯歌高贺彻风颠。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十二首》是一首宋代释如净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今朝九月初一,打板普请坐禅。
今天是九月初一,敲击木鱼,普遍邀请大家坐下来修行禅定。
第一切忌瞎睡,直下猛烈为先。
首先要戒除贪睡,直接进入猛烈的修行状态是首要的。
忽然爆破漆桶,豁如云散秋天。
突然破裂漆桶般的声响,犹如云散般的明朗天空。
劈脊棒,迸胸拳,昼夜方才不可眠。
劈脊棒的声响,胸腔中激荡的拳劲,昼夜才能不眠不休。
虚空消殒更消殒,透过威音未朕前。
虚空消散又消散,透过威音传达到我的面前。
咦,栗棘金圈恣交衮,凯歌高贺彻风颠。
啊,栗棘和金圈自由地交织在一起,欢乐的歌声彻彻底底地传遍风尘。
这首诗词展现了修行者在坐禅修行过程中的体验和境界。首先,释如净以坚决果断的语气呼吁大家不要贪睡,直接进入猛烈的修行状态。接着,他用爆破漆桶和云散秋天的比喻,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中突破束缚,获得开阔心境的感受。他提到劈脊棒和胸腔中迸发的拳劲,强调修行需要极大的努力和持久的奋斗。然后,他描述了虚空消散的景象,表达了修行者超越世俗界限的境界。最后,他运用栗棘和金圈相互交织的意象,描绘了欢乐和欢庆的场景,表达了修行者成功后的喜悦和庆祝。
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比喻和形象语言,把坐禅修行的过程与境界生动地表现出来。它强调了修行者要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以及超越尘世的追求。整首诗词充满了力量感和韵律感,使人感受到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的奋斗与成就。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莺蝶太匆匆。恼杀哀翁。牡丹开尽状元红。俯仰之间增感慨,花事成空。垂柳绿阴中。粉絮濛濛。多情多病转疏慵。不是东风孤负我,我负东风。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旧时白苇黄茅里,有犬鸡声布有声。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