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来喫饭,困来打眠。
炉鞴亘天,倒退三千。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十二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僧侣修行的艰辛和奉献精神,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和个人舒适的追求。
诗词中的"饥来喫饭,困来打眠"表达了修行者对于食物和睡眠的简朴需求,强调了他们超越世俗欲望的决心。"炉鞴亘天,倒退三千"这句诗意味深长,炉鞴是指烧火的工具,亘天表示延绵至天际,倒退三千则暗指时间的推移。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通过长时间的苦行和冥想,超越了时间的束缚和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修行者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越。通过反复强调饥饿和疲倦,作者展现了修行者在艰苦环境下仍能坚守初心的精神力量。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象征着对于生活困境的坚韧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直白而又深邃的表达,通过简单的词句传达了修行者心境的升华。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持和勇气,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
总之,《偈颂十二首》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修行者对物质生活的超越和内心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坚韧和奉献的精神。它通过对苦行和内心境界的描绘,呼唤人们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于精神追求的启示,给人们带来一种内心的力量和希望。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莺蝶太匆匆。恼杀哀翁。牡丹开尽状元红。俯仰之间增感慨,花事成空。垂柳绿阴中。粉絮濛濛。多情多病转疏慵。不是东风孤负我,我负东风。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旧时白苇黄茅里,有犬鸡声布有声。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