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暗室勿入近,暮日江山相映红。
处处烟尘收不得,早来晚去失真风。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十六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明暗室勿入近,
暮日江山相映红。
处处烟尘收不得,
早来晚去失真风。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境界和哲理。诗人通过对明暗室、暮日江山、烟尘和真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真实之道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意境。首句“无明暗室勿入近”,暗示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物质世界的追逐,而是要超越表象,进入到更高的层次中去。诗句中的“明暗室”可以理解为物质世界的迷惑,而“入近”则是指陷入其中。作者告诫人们要避免陷入物质追逐的迷途中,寻求内心的明亮。
接着,诗句“暮日江山相映红”描绘了夕阳下江山的美景,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可以看作是对生命的短暂而美好的映射。夕阳的红色映照在江山之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壮美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流逝,引发人们对时光的思考。
下半首诗句“处处烟尘收不得,早来晚去失真风”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尘世中的困扰和迷茫。烟尘象征着纷扰的尘世,而“收不得”则表明无法摆脱其中。最后一句诗句“早来晚去失真风”,意味着人们在时光的流转中,容易迷失自己的本真,被时光所冲刷,失去了真实的风采。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诗中通过对明暗室、暮日江山、烟尘和真风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真实之道的探索。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唤起读者对于真实、自我和生命的思考,引导人们从追逐物质到追求内心的明亮,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升华。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溪水连天秋雁飞。藕花风细鲤鱼肥。阿婆一笑知何事,怀橘郎君衣锦归。天上月,几秋期。娟娟凉影画堂西。堂前拜月人长健,两鬓青如年少时。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