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十四首》

佛之一字尚不喜,有何生死可相关。
当机觌面难回互,说甚楞严义入还。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十四首》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偈颂十四首

佛之一字尚不喜,
有何生死可相关。
当机觌面难回互,
说甚楞严义入还。

中文译文:
佛陀连一个字也不喜欢,
那还有什么与生死相关。
当面遇到困难难以彼此回应,
怎么能说出如此深奥的楞严义理。

诗意:
这首诗词反映了作者的禅宗思想和对佛法的独特理解。作者通过表达佛陀对字词的超越和超越生死的境界,希望引发人们对禅宗教义的思考和理解。

赏析:
1. 佛陀之所以不喜欢一个字,是因为佛陀超越了言语和文字的限制,他的教义无法用言辞完全表达。这点体现了佛法的超越性和深邃性。

2. 生死是众生最关切的问题,而诗中提到生死与佛陀的关联。这表明作者认为生死与佛陀的教义密切相关,需要通过超越生死的境界来理解和解脱。

3. 诗中提到"当机觌面难回互",意味着在面对困境时,人们很难找到对应的答案或解决方法。这种困境可能是指人们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上的困惑,需要经历一种境界的突破和领悟。

4. "楞严义"是指楞严经的教义,也是禅宗中的重要理论。诗中提到“说甚楞严义入还”,意味着佛陀的教义如此高深,难以用言语表述和完全理解,需要通过修行和体悟来领悟其中的真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远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教义的思考和对佛法的领悟。它提醒人们超越言辞和文字,通过直接体验和修行来理解佛法的真谛,从而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 《嘏辞》

    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女孝孙。使女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万年。笏替引之。

  • 《昨日於竹堂后开一迳通南坡甚近从此便於往还》

    先生一室如悬罄,弹铗浩歌谁复听。篮舆每出欠仆夫,蹇驴试跨愁泥泞。南坡日涉恐负渠,寸步跻攀如折胫。偶向田头问小溪,何妨竹里通幽径。杖藜从此便还往,出趁晨光归及暝。更遣苍头佩一壶,醉中却爱风吹醒。

  • 《送刘逖赴闽辟》

    离乱生涯尽,依刘是见机。从来吟太苦,不得力还稀。路入闽山熟,江浮瘴雨肥。何须折杨柳,相送已依依。

  • 《将归新城乡舍邀赋诗赠行》

    请君吟诗送我归,我归虽作半月期。马头黄埃且百里,村店白酒占双旗。只今柳丝东城路,万缕方作青青垂。归来应未及飞絮,自取春色开修眉。

  • 《春日独酌》

    桃花不解饮,向我如情亲。迎风更低昂,狂杀对酒人。桃无十日花,人无百岁身。竟须醒复醉,不负花上春。

  • 《满庭芳 鸣鹤馀音卷三》

    汝奉全真,继分五祖,略将宗派称扬。老君金口,亲付与西王。圣母赐、东华教主,东华降、钟离承当。传玄理,富春刘相,吕祖悟黄梁。登仙弘誓愿,行缘甘水,复度重阳。过山东游历,直至东洋。见七朵金莲出水,丘刘谭马郝孙王。吾门弟,天元庆会,万朵玉莲芳。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