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零四首》

积废未苏,连遭荒旱。
铁作心肠,也须寸断。
山僧自小不喜煎熬,幸遇中秋,何妨赏翫。
皓月流辉,觉天云散。
倒跨杨岐三脚驴,深村荒草闲行看。
光境俱忘,瞎乾坤眼。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零四首》是宋代释宗学者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境遇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积压的废弃物尚未清除,接连不断地遭遇荒旱。心灵坚硬如铁,也需要稍作停歇。山中的僧人自幼便不喜欢煎熬,幸运地遇到了中秋佳节,为何不欣赏赏心悦目的景色呢?明亮的月光洒下辉煌,感觉天空中的云雾散开。倒跨在杨岐山上的三脚驴上,深入农村荒草丛中漫步观赏。在这美景中,一切烦恼都被遗忘,眼中看到的只有虚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一幅山中僧人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于繁忙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于自然、宁静的向往。诗词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诗词开篇以积压的废弃物和荒旱的遭遇作为引子,表达了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同时也暗示了心灵的困顿和坚硬,需要有所调整和放松。接着,诗人描述了山中僧人的心境,他从小就不喜欢煎熬,而在中秋佳节时,他欣赏着皓月流辉,感受着天空云散的美景。这里,中秋佳节被描绘成一种解脱和享受的时刻,使人们得以暂时远离尘嚣,找到内心的宁静。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借用了深入农村荒草丛中观赏景色的画面,强调了对于自然环境的静谧和恬淡之美。同时,通过倒跨在三脚驴上的形象,也暗示了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越和解放,将一切烦恼忧愁抛诸脑后,眼中只留下虚空。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繁忙生活的反思,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心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和超脱的追求。同时,通过对生活困境和烦扰的描绘,也传递出一种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引发读者对于内心世界和自然环境的思考,并呼唤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和自由。

  • 《东风第一枝》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 《兴田铺》

    曲坡行尽处,鸡犬两三家。十里长亭路,青山道正赊。

  • 《送李侍御入蕃》

    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

  • 《别林仁祖御史》

    论交乡里各儿童,三纪相看两鬓蓬。孤宦无资元附骥,故人得意近乘骢。秦仪面激殊今日,管鲍心知有古风。归兴严程何太急,片时车马复西东。

  • 《念奴娇》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恨别王孙,墙阴目断,手把青梅摘。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消散云雨须臾,多情因甚,有轻离轻拆。燕语千般,争解说、些子伊家消息。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而今无奈,寸肠千恨堆积。

  • 《颂古三十一首》

    拶到悬崖撒手时,七斤衫重有谁知。寒来暑往浑无用,挂在赵州东院西。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