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
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
点胸点肋独称尊,大口开张自矜伐。
都卢住世七旬馀,四十九年瓷忉怛。
赖有云门老破师,一棒当时要打杀。
人人尽道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今朝正是四月八,
净饭王宫生悉达。
吐水九龙天外来,
捧足七莲从地发。
此诗的中文译文是:
今天早上是四月八号,
净饭(指佛教中清净的食物)在王宫里产生了悉达(悟道的意思)。
九条龙从天外喷水而来,
七朵莲花从地里升起。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佛教的神圣景象,以及释宗杲作为佛教僧人的内心感受。通过描述王宫中产生的净饭、天外的九条龙和地下的七朵莲花,展示了佛教的神秘力量和崇高境界。同时,诗中还表达了释宗杲个人的修行心态和对自己修行成果的自豪。
点胸点肋独称尊,
大口开张自矜伐。
都卢住世七旬馀,
四十九年瓷忉怛。
此诗段的中文译文是:
戳胸戳肋只自诩尊贵,
大口张开自吹自擂。
都卢(地名,在诗中表示永恒之地)住了七十多年了,
四十九年的修行经历。
这段描述了作者对自己佛法修行的得意和骄傲,认为自己点化了别人的心才称得上尊贵。同时,作者还自夸自己口才好、修行成果多。这种自诩和夸耀的态度,也体现了释宗杲个人的修行心态以及其对佛法理解和传播的自信。
赖有云门老破师,
一棒当时要打杀。
人人尽道报佛恩,
将此深心奉尘刹。
此诗段的中文译文是:
幸得云门寺的老师父,
曾一度想打我一棒。
人人都说要回报佛教的恩德,
我将我内心的虔诚献给佛寺。
这段描述了释宗杲感谢云门寺老师给予他严格教诲的同时,也表达了他自愿将自己的虔诚奉献给佛寺以回报佛教的恩德。这反映了佛教信徒的崇敬之情和对佛寺的敬畏。
整首诗词揭示了释宗杲作为佛教僧人对佛教的信仰和修行的心路历程。通过描绘佛教的神圣景象和自称自夸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修行和对自身修行成果的自豪和自信。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师父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承诺和敬畏。这首诗词通过对佛教信仰和个人修行的描绘,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传达了佛教的智慧和崇高境界。
明经取青紫,此谚亦已鄙。至或师初录,弃彼尝在此。
子瞻词里贬眉汉,鲁直诗中返哺僧。□□□□□□针,血写南山□□□。□□□□□□□,□□□□□来似。不曾□□□□□,□□□□□□□。
事殊兴极忧思集,足茧荒山转愁疾。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入门依旧四壁空,一斛旧水藏蛟龙。年过半百不称意,此曲哀怨何时终。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晨霞冠山椒,夕虹饮涧曲。熊蹯未入唇,羊胛早已熟。
啬夫苟有惠,前世犹立祠。既为邦邑长,必欲风化施。长松荫公庭,流水循堂基。俱可助琴弹,亦足忘事縻。况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