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一点微云何处来,散作人间三日雨。
晓来忽推窗,所见非常处。
白玉作楼台,烂银为国土。
盐官王老师,偈颂一百五十首欢喜无著处。
拈起须弥槌,击动虚空皷。
清音闻远近,雅韵贯今古。
法眼和一通,听之犹莽卤。
古人有言兮,千年田,八百主。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太阳开门户,五九四十五。
太阳冉冉升起,犹如打开了大门。这里的“五九四十五”可以理解为日期,表达了一个具体的时刻。
一点微云何处来,散作人间三日雨。
天空中飘来了一丝微云,它在人间散落下三天的雨水。这句描绘了云雨的形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和流转。
晓来忽推窗,所见非常处。
当黎明来临时,我突然推开窗户,看到了一幅非常的景象。这句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时刻的突然感悟和惊喜。
白玉作楼台,烂银为国土。
玉石建造的楼台,银子般闪亮的国土。这句使用了比喻手法,将美景与宝贵之物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优美的景色。
盐官王老师,偈颂一百五十首欢喜无著处。
这里提到了盐官王老师,他以欢喜无著的心态,写下了一百五十首偈颂。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盐官王老师的赞叹和敬佩,认为他的诗词充满了欢喜和无著的境界。
拈起须弥槌,击动虚空皷。
作者拿起须弥槌,敲击虚空之中的鼓。这里运用了佛教的象征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追求和对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
清音闻远近,雅韵贯今古。
悦耳的音乐声传遍远近,优雅的韵律贯穿着古今。这句表达了音乐的美妙和其超越时空的价值。
法眼和一通,听之犹莽卤。
具备法眼的人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听起来却像是咸蛋酱一般费解。这句表达了诗词中深邃意义的难以被普通人所理解。
古人有言兮,千年田,八百主。
古人曾有言语,说千年的土地是八百位主人共同耕种的结果。这句揭示了人世间的变迁和不同主体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译文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出《偈颂一百五十首》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音乐和禅宗思想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内心境界的感悟,同时也包含了对古人智慧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深邃思考。
明经取青紫,此谚亦已鄙。至或师初录,弃彼尝在此。
子瞻词里贬眉汉,鲁直诗中返哺僧。□□□□□□针,血写南山□□□。□□□□□□□,□□□□□来似。不曾□□□□□,□□□□□□□。
事殊兴极忧思集,足茧荒山转愁疾。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入门依旧四壁空,一斛旧水藏蛟龙。年过半百不称意,此曲哀怨何时终。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晨霞冠山椒,夕虹饮涧曲。熊蹯未入唇,羊胛早已熟。
啬夫苟有惠,前世犹立祠。既为邦邑长,必欲风化施。长松荫公庭,流水循堂基。俱可助琴弹,亦足忘事縻。况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