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息诸缘,心行无路。
入得无门之门,犹较昔日三步。
灵踪不在猿啼处。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偈颂一百五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心月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简约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宗思想。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外息诸缘,心行无路。
入得无门之门,犹较昔日三步。
灵踪不在猿啼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思想。诗词的第一句“外息诸缘,心行无路”意味着在世俗的尘嚣中,我们常常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使我们的内心迷失了方向。第二句“入得无门之门,犹较昔日三步”表达了通过禅修可以超越尘世的束缚,进入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虽然看似无门可入,却比起过去的境界要更加深入。最后一句“灵踪不在猿啼处”则暗示了灵性的追求不能被外在的表象所困扰,真正的灵性体验不在于物质世界的纷扰。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观念,强调通过内心的修持和超越世俗的束缚来寻求真正的灵性体验。通过放下外在的缘起,我们可以超越尘嚣,进入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比起以往的修行更加深入。最后一句诗句则提醒我们,真正的灵性体验不能被外在的喧嚣所干扰,它存在于内心深处。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抓住了禅宗思想的核心,表达了对超越尘世束缚的追求。通过内心的修持,我们可以超越外在的干扰,进入灵性的境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内心的寻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残蝉古路无人迹,瑟瑟西风已三日。杜门却扫处一室,颠倒笔砚理书帙。平生但恐辜吟笔,薄宦云浮奚固必。客来相与入诗律,一叶庭柯恍如失。
暮风似箭复如刀,落照那能暖客袍。天远地平城更阔,千寻玉塔尺来高。
暑退谁当忆,秋生喜此逢。荒林失轻雾,寒日上危峰。忽有吟边兴,忘年镜里容。不须无鲍谢,始得坛诗宗。
急枉山中讯,新篁长旧竿。风神渴潇洒,消息报平安。昔已开三径,归何病一箪。借居宁自逸,理囊不应难。
赞条初罢浙江回,辟命还从蜀道来。朱绂聊光新幕府,乌星重照旧行台。秋登危栈烟霄界,晓望通闤锦绣堆。乐职定应能赋颂,知君堪继子渊才。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炼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